春日的陽光灑在涼山州越西縣爾覺鎮白拉吾村的百畝桃園,粉白相間的桃花與彝族同胞的彩裙交相輝映。村民舉著自拍桿在花海中穿梭,歡聲笑語驚起林間雀鳥。這片被當地人稱為“雲端桃源”的産業基地,三年前還是荊棘叢生的荒坡。改變的契機,始於一名彝族漢子的到來。
2023年,楊澧鋌帶著組織重托,來到白拉吾村。這個從涼山州鹽源縣來的駐村第一書記,用最質樸的方式叩開民心:在火塘邊與村民圍坐暢談,在洋芋地裏同群眾揮汗勞作。僅用3個月,他就踏遍全村178戶人家。
望著村裏以玉米、土豆、蕎麥為主的“老三樣”産業,楊澧鋌憶起家鄉鹽源縣漫山的“致富果”,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生。
經過數月的走訪調研、土壤檢測、氣候評估,他帶領村“兩委”和村民代表赴鹽源實地考察。在鹽源農技專家的悉心指導下,一套“立體冬桃+林下經濟+農旅融合”的發展規劃逐漸成形。
發展産業談何容易?沒有啟動資金,楊澧鋌開啟了艱辛的“化緣之旅”。他帶著手繪的産業規劃圖,10余次往返于州、縣公積金管理中心,終於成功爭取到20萬元啟動資金。隨後,越西縣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的注入,為白拉吾村冬桃産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2024年1月,首批1000株冬桃苗在白拉吾村落地生根。為提升村民種植技術,楊澧鋌從鹽源請來農業專家,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65歲的彝族阿媽阿呷莫感慨地説:“楊書記教我們疏花疏果時,那股子耐心勁兒,比教自家孩子還用心。”
2025年1月13日,白拉吾村迎來重要時刻。下午兩點,民俗文化壩子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各級領導、兄弟村寨代表及全體村民的共同見證下,爾覺鎮白拉吾村立體冬桃産業項目邁向新臺階。
“目前,集體桃園已具規模,去年也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我們將合理利用扶持資金,打造拍照打卡地、採摘體驗園、農家樂、民宿,建設勞動技能教育和黨建引領主題教育實踐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景點二實踐基地’的格局,讓鄉親們的錢包鼓起來,切實感受黨和國家的關懷。”楊澧鋌滿懷信心地説道。
駐村兩年,楊澧鋌全身心投入。2024年,兒子出生後,他不能常伴其左右,看到妻子發來的視頻,襁褓裏的孩子對著手機笑。他在工地悄悄落淚。
但村裏的重要時刻,他從未缺席:兒童節為留守兒童送書包,火把節陪孤寡老人圍坐火塘。“作為父親,我對孩子有愧,但作為共産黨員,我無愧這片土地。”他在駐村日記中寫道。(文 賈古五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