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風口上 四川高校這樣為産業育人
2025-04-23 09:32:13來源:四川日報編輯:馮巧鳳責編:馮巧鳳

短劇風口上 四川高校這樣為産業育人_fororder_1

四川影視文創城拍攝現場。 川影供圖

  微短劇這種體量不大、創作門檻相對不高的形式,恰恰非常適合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能為青年人才創作提供很好的舞臺。

  最近,河南鄭州某高校開設短劇專業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該校老師透露,短劇行業在本地薪資頗高,甚至學生還未畢業,就會被短劇公司競相爭搶。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短劇行業的迅猛發展,也凸顯了行業對專業人才的渴望。

  近年來,四川短劇行業突飛猛進,佳作頻出。面對短劇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如何成為人才供給的關鍵?對此,記者採訪了本地相關高校負責人,梳理出四川微短劇人才從課堂到片場的路徑。

  項目進課堂 教學到現場

  “我們學院開辦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下設網絡視聽內容創作和影視劇創作方向,主要圍繞微短劇、網絡劇進行創作。”四川傳媒學院(簡稱川傳)編導藝術學院教授陸薇介紹,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川傳畢業生投入微短劇創作事業中。

  陸薇介紹,川傳以“項目進課堂,教學到現場”的模式,將微短劇創作融入人才培養全流程。學院開設的短視頻創作、網絡劇創作、網絡視聽運營等課程,直接對標行業需求,培育學生的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和運營能力。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學習理論,還能通過項目進行技能實踐。

  就在近期,川傳與彭州市委宣傳部合作的文旅微短劇項目,讓學生深入彭州12個鄉鎮采風,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進行短劇創作。“我們通過創作、教學和産業的三重聯動,形成從人才培養到産業服務的閉環。”陸薇説,這種模式不僅能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更能讓校園成為微短劇創新的試驗田。

  打造短劇影視基地

  此外,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簡稱川影)也在校外為學生搭建更加廣闊的實踐舞臺。

  川影深度參與安仁古鎮“短劇影視基地”建設,古鎮內27座中西合璧的公館群落、71座博物館,成為天然的影視場景庫。《解密》《暗算》等熱門劇集在此取景,而學生參與的《好運家》《宿敵》等項目,則讓課堂理論與行業實戰無縫銜接。

  安仁基地不僅僅是取景地。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長羅思告訴記者,一個數字影視專家智庫正在安仁古鎮打造。該智庫一方面聚合校友工作室、行業精英和高新企業,聯動川影呂艷婷教授等高校專家人才,構建“超級IP創制聯盟”;另一方面,通過“大師工作室+創新團隊”模式,引進全産業鏈領軍人才,形成“技術攻關—IP孵化—商業轉化”閉環。

  此外,川影還與安仁古鎮內的四川影視文創城合作,建成標準化攝影棚、綠幕影廳等硬體設施,並引入AI編劇助手、虛擬演員庫等技術工具。在這裡,川影每年輸送的超千名編劇、導演、後期製作人才,可以參與劇本創作、拍攝、後期製作全流程,甚至接觸投融資、衍生品開發等環節,真正融入産業生態。

  將政企科研資源引入教育體系

  川傳與川影的探索,折射出四川高校助力微短劇産業的兩大路徑:校內夯實根基,校外拓展生態。川傳以課程創新和技術突破為核心,培養“即插即用”的行業人才;川影則通過實踐基地和全産業鏈佈局,讓學生“在産業中學習産業”。

  記者發現,兩校的共同點在於對産教融合的追求。無論是川傳的“網絡視聽産業學院”,還是川影的“影視文創城”均將企業、政府、科研資源引入教育體系,破解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痛點。此外,“拍在四川”“‘神秘蜀韻 百部川揚’網絡視聽精品傳播大賽”等活動也讓優秀的高校作品有了脫穎而出的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兩校均注重技術驅動。川傳的5G-A超高清製作、川影的AI短劇工業化體系,不僅提升了短劇的創作效率,更推動短劇行業走向標準化、智慧化。

  “微短劇這種體量不大、創作門檻相對不高的形式,恰恰非常適合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能為青年人才創作提供很好的舞臺。”四川省影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徐捷説,下一步,四川省影視發展聯合會將充分發揮紐帶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實現從內容創作到市場落地的全鏈條賦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雲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