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德陽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71.1億元 同比增長7.5%
2025-04-23 17:59: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2025年一季度,德陽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工業生産較快增長,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市經濟向新向好,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5年一季度,德陽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71.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37.9億元,增長1.8%;第二産業增加值為405.0億元,增長8.7%;第三産業增加值為328.2億元,增長6.7%。

  農業生産態勢平穩

  初步統計,2025年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産量同比增長3.3%,園林水果産量增長7.3%,茶葉産量增長5.1%。生豬出欄69.5萬頭,增長0.2%;牛出欄2.4萬頭,增長0.8%;羊出欄3.5萬隻,下降19.2%;家禽出欄1468.7萬隻,下降7.4%;水産品産量1.9萬噸,增長4.7%。

  工業生産增長較快

  2025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品銷售率為93.5%。

  從“3+1”主導産業看,規模以上“3+1”主導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其中,機械裝備産業增長17.2%,材料化工産業增長17.5%,食品飲料産業增長7.4%,數字經濟産業增長25.1%。

  從高技術(製造)産業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54.7%,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28%,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增長13.8%,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11.4%,醫藥製造業增長11.2%。

  從綠色低碳優勢産業(工業部分)看,規模以上綠色低碳優勢産業(工業部分)增加值同比增長18.4%。其中,清潔能源産業增長4.3%,清潔能源支撐産業增長17.3%,清潔能源應用産業增長25.2%。

  從主要工業産品産量看,金屬軋製設備增長123.3%,發電設備增長62%,燃氣輪機增長58.7%,電站用汽輪機增長48.0%,光纜增長29.8%。

  從企業效益看,1月—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38.9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利潤總額32.2億元,下降0.3%。

  服務業增勢良好

  2025年一季度,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9.2%,金融業增長4.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7%,住宿和餐飲業增長7%,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5%。

  固定資産投資穩中有升

  2025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1%。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9.4%;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5.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0%,第三産業投資增長9.5%。

  從房地産開發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3.5%。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積下降29.4%,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消費品市場持續回升

  2025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1億元,同比增長10.4%。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2.1億元,同比增長9.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0億元,增長12.9%。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46.9億元,同比增長7%;商品零售235.2億元,增長11.1%。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39.6億元,增長66.1%。

  從熱點商品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傢具類零售額增長138.6%,書報雜誌類增長92.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50%,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4.7%。

  財政金融穩步增長

  2025年一季度,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2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稅收收入32.5億元,下降1.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8億元,增長5.2%。

  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5209.2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679.1億元,增長9.2%。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440.1億元,增長13.4%。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2025年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同比增長0.2%。

  總的來看,2025年一季度,德陽經濟平穩起步、開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全市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德陽市將認真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德陽市委“1386”年度工作思路為引領,推動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文 肖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