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異地同行取款免手續費 煙臺多家銀行已提前執行
對於經常去外地出差的人來説,銀行卡異地取款要收手續費是件頭疼事,不過從本月(8月)起,這項收費將取消。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通知,取消、暫停商業銀行部分基礎金融服務收費。通知規定,自2017年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檯取現手續費,還將暫停其他幾項收費項目。
昨日(8月1日),記者走訪了煙臺多家銀行發現,部分銀行已經提前取消年費和異地取現手續費,也有的銀行已在營業廳張貼免費公告。那麼,本月,市民將能享受到哪些金融福利?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同行異地取現已免費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在煙台中信銀行芝罘區某支行實地採訪時看到,營業廳內一則公告尤為醒目:“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檯(含ATM)取現手續費”。
據悉,此前絕大多數銀行個人客戶同行異地存取款、轉賬均要收取手續費,一般情況下收取取款金額的0.5%,50元封頂。也就是説,取1萬元可能就需50元手續費。然而,根據本次通知要求,個人通過異地本行取現將免掉這筆最高50元的手續費。
但記者採訪發現,“同行異地取現免費”在煙臺,嚴格來説已不算新政。在工商銀行南大街一家網點內,從濟南來煙臺幫忙帶孫子的王伯伯正在等候取現。他看了一下手中的退休工資存摺,告訴記者:“這項費用在今年初已經取消了。”
“自今年1月1日起,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銀行,已對客戶在本行異地取款實行免費政策。”工商銀行煙臺分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發佈的通知是對之前已實施規定的再次強調。2016年10月,央行曾發佈通知,要求銀行“對本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手續費的,應當自通知發佈之日起3個月內實現免費。”
雖然異地同行取現手續費現已取消,但跨行取款還是要收取手續費,最低收費金額是2元或5元,最高收35—50元/筆。若需要跨行轉賬,建議市民可通過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儘量避免通過櫃檯或是ATM機辦理。
唯一賬戶年費自動免除
除了取現業務費用,以後還將暫停其他幾項收費項目。記者在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查詢到,此次取消、暫停商業銀行部分基礎金融服務收費有關事項中,還要求各商業銀行主動對客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賬戶免收賬戶管理費和年費。同時,暫停收取本票、匯票的手續費、挂失費、工本費等6項收費。 此前有規定,承兌銀行應按票面金額在千分之零點五至千分之一幅度內,酌情向承兌申請人收取承兌手續費。承兌手續費每筆不足5元的,按5元計收。這將減免1‰手續費。
“最近清理登出多餘的銀行賬戶時,發現裏面的餘額已被扣了不少管理費。”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一般人手上都會有3到5張不同的銀行卡,不知不覺一年下來可能要多支出上百元費用,銀行好像曾有免除管理費的規定,通知儲戶從技術上來説應該並不困難。”劉女士質疑道。
原來,2014年8月份起,監管部門就已經要求銀行對於符合一定要求的銀行卡免除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然而,這一規定在執行中似乎被打了折扣:不少銀行不主動告知,也不採取主動取消收費的方式,而是要客戶帶身份證主動到櫃檯提出申請才能辦理。結果就是三年來仍有部分儲戶不知情,仍被繼續收取此項費用。
而8月1日的新規要求,各商業銀行根據客戶申請,對其指定的一個本行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客戶未申請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中信銀行煙臺分行工作人員説,從規定“應根據客戶申請免費”到“銀行應主動免費”,客戶的利益得到了切實保障。
此外,此次通知要求暫停收取銀行本票、匯票的手續費,這讓不少中小企業獲得了切實的實惠。“對於此次通知要求涉及的本票和匯票6項收費,將等待統一調整,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執行。”工行煙臺分行工作人員表示。
部分銀行短信提醒開始收費
儘管此次銀行減免了幾項服務費,但其他服務的收費並沒有變化,甚至有些原本免費的增值服務,也將悄然開始收費。繼工行、農行、中行等宣佈短信提醒不再免費之後,近日交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開始上調短信通知服務費用。
為何銀行要提高短信提醒收費門檻,在這些小錢上與消費者計較?
“每家銀行對中間業務的業績增長都會有考核,這邊不收費,就要找其他收費項目填補,以保證完成業績。”工商學院金融係副教授于鳳芹表示。加收短信服務費是正常的企業行為,根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可以由商業銀行總行制定和調整。
雖然短信通知費用看似不高,但是考慮到銀行客戶人群基數,這部分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提高信用卡短信通知門檻,主要還是為了縮減運營成本。
對於銀行客戶如何做才能省錢?專家建議,可以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享受更多價格優惠;此外定期清理賬戶,及時登出不常用的卡。 (YMG記者 逄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