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青島樓市向淡季模式過渡成交量增長放緩

2017-08-02 10:52:44|來源:青島新聞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7月青島新建住宅成交11360套 市場正向淡季模式平穩過渡

  7月青島樓市向淡季模式過渡成交量增長放緩_fororder_00238bfc31061aea5b4a01

  流火的七月,青島樓市慢慢向“淡季模式”平穩過渡,成交量增長放緩。根據青島網上房地産公佈數據統計,進入7月之後,開發商推盤節奏放緩,當月新房成交共計13951套,成交面積1550962.87㎡。其中,新建住宅共成交了11360套,環比6月下降4.2%,成交面積1287912.64,環比下降3.5%。總體來説,7月作為“淡季月份”的市場表現相當穩健。

  從7月青島各區市新房銷售比例來看,上個月“三甲陣營”進行了重新“洗牌”。

  7月青島樓市向淡季模式過渡成交量增長放緩_fororder_00238bfc31061aea5b4a03

  黃島區以壓倒性的優勢反超城陽,以單區新房成交佔全市25%的佔比,奪得全市交易冠軍,成功銷售新房3487套,成交面積高達350244.39㎡;不僅如此,7月膠州樓市的表現也十分搶眼,憑藉新機場建設的受到更多關注,逆市上漲成為“亞軍”,7月共銷售新房2835套房源,成交面積313816.34㎡,佔全市銷售額的20%;曾經貴為冠軍的城陽區7月表現遜色了不少,單月新房成交2293套,成交面積260236.53㎡,佔全市新房成交總量的16%。

  第二梯隊則由即墨市、市北區,以及平度和萊西組成。7月,即墨仍然炙手可熱,新房成交1322套,成交面積高達146697.1㎡,銷售佔比全市的10%;近期,青島主城區新房上市數量銳減,上月市北僅有850套房源成交,成交面積82277.86㎡,銷售比例佔全市的6%,只能屈居第二梯隊;平度市緊隨其後,上個月共有836套房源完成網簽,成交面積131120.75㎡;萊西有766套新房成交,成交面積84955.73㎡,同樣約佔全市成交量的6%。

  高新區、李滄區、嶗山以及市南組成了“墊底”的第三梯隊。7月,高新區賣出590套新房,成交面積78131.85㎡,佔全市4%;曾經的剛需聚居地李滄如今已經徹底“脫剛”,新房源上市量少,且以大戶型為主,上月新房僅成交508套,新房成交總面積55552.33㎡,銷售比約佔全市的4%;嶗山區上月新房成交401套,成交面積41390.96㎡,佔全市的3%;另外,市南區上月新房成交量僅有兩位説,共計63套,成交面積6539.03㎡,在全市各區中墊底。

  8月青島55盤計劃推新 黃島城陽大批新盤排隊上市

  7月青島樓市向淡季模式過渡成交量增長放緩_fororder_00238bfc31061aea5b4a02

  今年上半年受接二連三的限購政策影響,島城各家開發商們均謹慎開盤,特別是主城區,開盤量銳減,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現象。經過了幾個月的沉澱,下半年不少開發商正醞釀入市,準備打一場關於樓市的硬仗。

  據統計,2017年8月青島將有55家新盤入市,環比7月增長25%。其中有22個項目屬於純新盤上市,33個新盤是新品加推。從分區情況來看,黃島和城陽仍是“推盤大戶”。8月即將入市的項目中,預計將要“價格跳開”的項目已不在少數。因前期市場上的供求關係不平衡,購房需求未得到滿足,可能會導致主城區的個別新盤價格有所上揚。

  另外業內預測,下半年新房成交量仍會相對平穩。成交量主要與房貸政策有關,如果政策鬆綁,剛需買房成本降低,入市人群會相繼增多,但目前島城銀行信貸門檻較高、額度較少,放款時間長,讓不少剛需群體進入觀望期。下半年成交如何,還需拭目以待。(記者 靜墨)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