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家庭食品外賣”將全面納入監管

2017-08-07 16:35:00|來源:濟寧晚報|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我市“家庭食品外賣”將全面納入監管 小作坊、小餐飲定規矩了

  目前,濟寧全市13996家“三小”業戶已有3873家取得食品經營登記許可證或備案證。

  對於暫時不具備許可經營條件的業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屬地城管部門督促整改,力爭規範一批,提高一批,淘汰一批。

  到2020年,“三小”品質安全水準和産業發展水準將得到全面提升。

  最近幾年,外賣生意日漸紅火,與此同時,家庭廚房也逐漸流行起來,空閒且有廚藝的人在家做飯,食客們則吃到了“家常菜”的味道。經營者依託互聯網、微信朋友圈這類社交載體,家庭廚房的生意倒也算不錯。“家庭食品外賣”、“互聯網+餐飲模式”主要是以家庭式小作坊、小餐飲店為主要加工製作主體,以網絡平臺訂制、快遞方式送達為消費者提供餐飲及食品外賣服務。由於經營門檻低,環境衛生不一,從業人員健康難以保證,加工地點、銷售渠道隱秘,監管難度大。

  2017年6月1日起,《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濟寧市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監管有了法律依據。按照該《條例》規定,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許可將實行登記管理,對食品攤點許可實行備案管理。同時,《條例》對從事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生産經營的人員健康、環境衛生、經營範圍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為規範食品“三小”生産經營行為,提升“三小”自律水準,切實保障食品安全,濟寧市自6月1日起開展“三小”規範提升行動,針對食品“三小”經營業戶普遍存在小、散、臟、亂、差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按照亮證經營、安全承諾、原料公示、單據留存、操作規範、場所清潔等“六項標準”,對“三小”業戶經營行為進行規範提升。各級監管管理人員每人確定一個“三小”業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定期對其進行指導,幫助其查找不足,糾正其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此外,市食藥監局還組織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多種形式的《條例》實施主題宣傳活動,以進社區、進業戶開展《條例》和登記辦法知識宣傳、培訓為主。增強宣傳活動針對性;直接貼近百姓生活。

  延伸閱讀

  目前,濟寧市有80%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加入了網上訂餐平臺。

  全市春季網絡訂餐日均營業額70余萬元,平均每家入網餐飲店每天在網上售出食品100余份。

  夏季高峰日均營業額將近200萬元,全市網絡餐飲服務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本報記者 張昭暉)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