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王正魯 通訊員 勝宣):東營市勝利油田産能建設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後,産能建設總體運行方式由“接力式”改變為“並聯循環式”,方案的整體編制審查週期由70天縮短為40天,整體協同效率提高。
勝利油田以業務為中心,流程梳理改造效果顯著
近年來,油田大力推進“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建設,逐步搭建起“標準統一、全面覆蓋、上下聯動、執行有力”的制度體系,讓最合適的人、以最短的時間、最低的風險做最正確的事,提升了油田規範化管理水準和運行效率。
標準化模板,制訂制度也有標準
今年上半年,現河廠郝現採油管理區河148採油站現場單井問題數,由年前的1.7下降至1.0,由原先的管理區落後水準提升到先進行列。
河148採油站站長趙慶斌表示,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兩冊”管理在基層的推行。“兩冊”是油田為落實崗位責任制、統一崗位標準在基層編制推廣應用《基層單位管理手冊》和《基層崗位操作手冊》。全油田同一工種使用的手冊都一樣。使用手冊,員工有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崗位該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程度都有了標準。為保證手冊規範統一,在手冊編寫過程中,油田制定了兩個編寫規範,並成為企業標準。
企業管理處制度管理科科長紀梁軍介紹,制度起到規範行為的作用,要使制訂的制度便於執行,同樣也要有標準。在制度制訂的過程中,油田推行了中石化標準化制度模板,保證了制度在結構、內容和管理上的標準統一。
標準、規範,貫穿于油田所有制度編制過程中。結合油公司建設,2015年,油田對38個機關部門及直屬單位職責進行修訂,修改機關部門職責表述模糊、不準確的地方120余處,強化了責權對等。部門職責介面更加清晰,解決了職責缺失、交叉、不清、不實等問題。
有了統一的標準,為後期的信息化管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制度標準化改造後,油田層面制度總量由1382件“瘦身”為573件,二級層面制度總量由7401“瘦身”為4758件,制度中存在的矛盾衝突,內容不系統、不完整、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
與時俱進,制度才有生命力
每年,油田都會對現有制度進行分析,對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制度提出修訂意見,同時對暫行試行兩年以上制度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時轉為正式制度。2014年以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安全大檢查、油公司建設等主題活動和改革任務修訂制度120余件。
與時俱進,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制度,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全局、管長遠”的,一定要高標準,體現先進性。
紀梁軍説,對照先進的制度,管理者、執行者才會發現工作上的不足,進一步對標追標制度上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管理、操作水準。
針對制度重實體內容、輕程式規範,內容過於原則、缺少執行標準等問題,油田出臺一系列辦法來解決,完善了制度標準,增強時效性。
在制度類別方面,為有效打破部門壁壘,油田豐富完善了中國石化業務分類框架,將所有業務分為30大類、228中類和670小類,建立了“以業務為中心”的管理鏈條和職責體系,避免制度與業務“兩張皮”現象。
圍繞業務工作,制度不斷創新。今年以來,聚焦提質增效,油田相繼出臺了“經營績效+風險防控考核體系”,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及存量資産優化配置等制度,充分發揮制度指揮棒作用,鼓勵廣大幹部員工創效益、創一流、創和諧。
嚴把制度審核關。制度從起草到簽發,要經過7個關口審核,嚴把品質關。為提高制度編制效率,企業管理處設置了預審環節,將職責不清、交叉矛盾、格式不規範等問題在會簽之前解決,提高制度編寫品質,提升運行效率。
流程化信息化促進制度有效落地執行
“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流程化。”紀梁軍表示,流程化管理可以有效解決部分工作參與部門多、管理介面不清晰的問題,規範業務運行方式,提升管理水準。
為提高制度執行力,2013年,油田成立流程梳理改造項目組,開展業務流程體系建設工作,將流程體系與制度體系實行一體化管理,實現崗位與責任有效統一,建立了流程設計、發佈、執行、監督、評估、優化,直至信息化提升的完整閉合的運行管理機制。
信息化是制度流程落地的必要手段
油田以業務為主線,搭建起“業務、制度、風控、決策”一體化管理平臺,實現業務的網上流轉和流程的統一管理,消除信息“孤島”。
目前,油田已經實現對15項重點業務、376支流程、1496個節點的一體化管理。在一體化管理平臺上,實現了統一單點登陸,統一業務推送,各業務系統實現數據集成、信息共享、業務聯動,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流程信息化之後,可以根據工作情況制定每個節點的有效完成時間,在流程中心隨時查詢到任何一項業務的辦理狀態,實時監控流程運行情況,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轉變。2016年,流程完成及時率比去年同期提升22%,達到8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