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簡政放權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關鍵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精簡高效的政務生態。
今年初,在青島平度市,挂了多年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牌子悄然變成了平度市行政審批局,這是山東省批准設立的第一個行政審批局,常年為當地企業跑審批的代麗注意到了換牌子之後的變化。
青島瑞盈代理記賬公司職員代麗表示:“之前我們註冊一個公司,辦完所有的手續需要一個月左右,現在材料齊全當場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
新成立的行政審批局,匯集了過去分散在25個行政主管部門的204項審批事項,這就意味著要用一枚印章取代這些部門的全部審批公章,而分佈在政務服務大廳的各個窗口,也都變為行政審批局的內部科室。
青島平度市行政審批局局長王永佐表示:“現在我們只需要一枚行政審批局的公章,就可以覆蓋幾乎所有的審批事項,實現了‘只進一個門、只跑一次腿、辦好所有事’這樣一個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協同推進。到2017年5月,山東累計削減省級行政審批事項601項,提前完成了本屆政府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二分之一的目標;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由7371項精簡到4066項,壓減了44.8%,市級行政權力事項壓減了42.6%,縣級壓減了24.2%。山東還初步建立起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行政權力清單等“四張清單、一個平臺”的政府權力運行體系,並全部面向社會公佈。可面對政府曬出的眾多清單,社會各界還是覺得不“解渴”。
山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書偉表示:“一是思想觀念跟不上,還有個別部門、個別單位改革的主動性不高;二是監管方式創新不夠;三是服務還存在著薄弱環節,一些部門主動服務意識不強,證照多、證明多,辦事慢、辦事難仍然存在。”
為進一步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山東出臺深化“放管服”改革“1530”總體框架和思路,圍繞走在全國前列這一目標定位,開展削權減證、流程再造、精準監管、體制創新、規範用權“5大行動”,重點推進30項改革任務。
削權減證,山東打出減行政權力、減證明材料等降“四減一降”組合拳,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的基礎上,9月1日起實行“三十一證合一”,整合數量居全國第三。
濰坊市昌樂縣企業註冊局局長趙智國表示:“從事刻章、開鎖等業務,原來辦理營業執照之後需要到公安部門再辦理備案手續,現在多證合一以後就不需要了。”
9月25日,山東一次性取消17市村(社區)各類證明1842項,壓減比例達87.1%,群眾不用再為各種無謂證明、奇葩證明絞盡腦汁。
濟寧鄒城市前南宮村村民王展表示:“我常年在外邊打工,原來出門前得上咱村委會開一個無犯罪證明,多這一個手續我多跑一趟路。現在我拿著身份證,全國各地哪都能去,方便多了。”
流程再造,山東推出一窗受理、一鏈審批等8項舉措,力爭讓群眾“零跑腿”或“只跑一次”。在淄博市,運用網上平臺對審批流程優化重塑,創造了國內第一個投資項目遠程視頻聯審機制,辦結時限從過去300多個工作日縮短至最多17個工作日。淄博飛源集團經理田茂光表示:“這樣為我們項目的開工建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精準監管,山東建立“一網三庫一平臺”的社會信用監管體系,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體制創新,山東從大部門制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上破冰,市縣通過“二合一”、“三合一”組建市場監管局,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規範用權,山東全面推行權責清單標準化建設,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五大行動、30項任務,升級版的“放管服”改革聚焦企業和群眾痛點、堵點、難點,聚焦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正在給社會各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清新政風。
山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維寅表示:“下一步,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努力打造精簡高效的政務生態,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我省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提供體制機制的保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