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感情幹 把成績“寫”在百姓笑臉上

2018-02-01 09:03:08|來源:大眾日報|編輯:石麗敏 |責編:趙瀅溪

  “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講,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群眾天天有笑臉,説明我們的服務到家了,我們黨的政策到家了。”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肥城市王瓜店街道黃葉村黨總支書記張吉和的這句話説到了代表們的心坎裏。

  2002年時,黃葉村的經濟收入是1.8萬元。身為村支書的張吉和沒少發愁,但他沒有放棄,總想找個突破口,把攤子做大。“我們這裡山多,搞荒山綠化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既可以改善環境,又能砍了賣錢,一舉兩得。”張吉和説。

  就這樣一個簡單想法,張吉和堅持了15年。開墾荒山時,張吉和跟村民們一起吃住在山上,挑最難的活幹,那段時間瘦了一大圈。現在,黃葉村已經種了128萬株松樹。據泰安市林業局估算,5800畝山地的松樹價值已經超過2個億。“這不就驗證了習近平總書記説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嗎?”張吉和告訴記者,到了夏季,他總是喜歡到山上走走看看,望著滿山綠色,心情特別舒暢。

  綠化荒山嘗到了甜頭,響應國家政策,黃葉村又搞起了土地流轉、三産融合。種核桃、賣核桃油,種牡丹、賣牡丹油,搞石磨麵粉加工廠……幾年時間,圍繞開發當地土特産,黃葉村已經成立了4家企業,保證了每年200萬元純收入。

  2017年底,黃葉村的集體收入達到了187萬元,已經是15年前的100倍,全村316戶家庭,100多戶有小汽車。“我去年收入3萬多塊錢,很多村民收入都比我高,有的婦女留守村裏幹些農活,一年下來也能掙兩萬多塊錢。”

  思路決定出路。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工作措施。張吉和總結村裏發展的經驗,摸索出了“幹部四帶+群眾四有”的工作思路。

  “幹部四帶”就是帶著責任創事業,帶著目標抓增收,帶著方法解難題,帶著感情搞服務。張吉和説,“作為黨支部書記,我的第一責任是政治責任,就是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我們這裡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我還有經濟責任,得讓俺們村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打心眼裏説共産黨好。”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突出抓好精神扶貧,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張吉和最看重這句話。村裏成立了黨員志願扶貧隊,一個貧困戶腿有殘疾,但是會養羊,黨員志願扶貧隊和村裏給他買了10來只羊,一年收入兩萬塊錢。還有一個貧困戶智力有障礙,張吉和就留他在本村幹活,每月發獎金。張吉和説,“在農村扶貧,黨支部就是醫生,要和貧困戶有互動,診斷出貧困戶的‘病根’,開好藥。”

  十幾年前,村幹部一年到頭就忙活幾件事——催耕、催種、收糧、收錢,用張吉和的話説,“老盯著老百姓口袋裏那點錢”。現在,張吉和帶領著村幹部逐漸轉變觀念,搞起了村莊經營、服務群眾。村黨支部決定,拿出經營收入的一半用於民生,再拿出40%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剩下的10%作為管理費用。

  現在,村裏60歲以上老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由集體承擔,其餘群眾補助一半;給幼兒園、小學的孩子們每人每年免費做兩身校服;獨生子女戶、雙女絕育戶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初中均按月給予獎勵補貼……一項項惠民措施讓老百姓感到溫暖。“我們抓基層工作得帶著感情幹,把成績寫在百姓笑臉上。”張吉和説。

  張吉和始終認為,農村黨支部不光肩負著服務群眾、為群眾謀福利的義務,還肩負著組織群眾、教育群眾的責任。今年,村裏成立了黨的富民政策宣講隊,重點宣傳改革開放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張吉和心裏有個小目標,用他的話説,這叫群眾“四有”:年年有盼頭,月月有錢掙,天天有笑臉,時時有夢想。他説,“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我們村的人均收入也要突破2萬元,村集體收入突破300萬元,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