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家魯企亮相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 切磋競技比學趕超

2018-05-14 08:51:02|來源:大眾日報|編輯:石麗敏 |責編:趙瀅溪

  提到山東品牌,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永遠要自以為非,而不要自以為是”的海爾,是“把品質視為最高道德”的東阿阿膠,還是“心無旁騖攻主業”的濰柴?日前,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上,52家山東企業組成了強大矩陣,展示了山東品牌風采。

  山東館的主題是“動能新山東”,參展面積460平方米,僅次於上海市和廣東省,居全國第三,展位位置優越,對我省參展企業在更高平臺上同臺競技、展示形象提供了難得契機。

  老字號的變與不變

  老字號一頭連著歷史記憶,一頭連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時代下,老字號面臨著消費升級的考驗。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認為,如果老字號企業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故步自封,其所擁有的傳統記憶、獨特服務和文化很難再傳承下去。

  在博覽會上,一場古樸莊重的阿膠開煉取水儀式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負責演出的東阿阿膠是唯一一家受邀表演的中華老字號。在5月9日舉辦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佈會上,東阿阿膠入圍“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位列中華老字號品牌榜前三。

  讓老字號變得更有價值,東阿阿膠探索出一條與資本合作之路。東阿阿膠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老字號為代表的品牌經濟,是資本大有可為的領域之一。資本為老字號發展帶來急需的市場觀念、先進制度。東阿阿膠自2004年與華潤集團合作以來,無論是在經營理念、産品創新,還是行銷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在青島館,青島啤酒展區內聚集了一大群年輕人,不分國籍和膚色,青啤成了讓大家打破交流障礙的文化共鳴。

  對高品質的追求是青啤115年的堅守,也是其在全球“圈粉”的重要原因。在全球啤酒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青島啤酒2017年銷量同比增長18%。究其原因,青啤靠的是生産環節精雕細琢般的“慢堅持”。據介紹,每一滴青島啤酒在出廠前,一共要經歷1800道關鍵品質控制點的“千錘百煉”。

  新生代品牌與現代科技碰撞

  在山東館泰山體育展區,一台名為“愛動”的國民體質監測一體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這臺設備搭載了3平方米的平臺,用戶可以獨立完成身體成分分析、體質測試、體質評分等項目,花十幾分鐘就能全部測完。設備可立即生成體測報告發到用戶手機,並進行趨勢分析和改善指導。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設備如同一台人體健康ATM機,市民可以隨時提取自己的體質狀況,也方便政府收集和監測國民身體素質信息,目前在國內還是獨家。

  在此次參展的企業當中,除了大品牌企業,還有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其中山東館有5家此類企業參展,青島館有3家此類企業參展。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遴選出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是我省品牌發展的重要儲備支撐力量。

  青島的鼎信通訊帶來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通訊和消防探測領域的晶片。據介紹,目前全國有60%的供電公司用的是鼎信通訊研發的晶片。晶片可以將用戶用電數據隨時傳到國家電網,方便供電公司掌握用電情況,也方便老百姓通過網絡交電費。晶片也可以用於監控違法用電、偷電行為,及時發現用電異常。

  山東品牌發展仍需奮起直追

  近年來,山東深入實施品牌強省戰略,積極推進“山東品質”“山東品牌”“山東標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784個山東名牌産品,66家中華老字號。産業覆蓋比較全面:在農業領域,培育了“膠東刺參”“黃河口大閘蟹”等特色漁業品牌,推出了“章丘大蔥”“菏澤牡丹”等支柱農産品品牌,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在製造業領域,海爾和青啤進入世界品牌500強,涌現了海信、濰柴、浪潮等一批馳名中外的名牌産品和品牌企業;在服務業領域,濟南陽光大姐、淄博卓創資訊等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同時也應看到,我省品牌企業多數集中在傳統製造業,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品牌發展較慢,自主品牌出口僅佔全省出口總額的10%多一點,這與我省規模以上製造業總産值全國第二、農産品出口全國第一的地位不相稱。

  正視差距,放大優勢,奮起直追。借助品博會平臺,我省企業切磋競技,比學趕超,將為山東“品牌強省”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增添新的動力。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