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農業變身強農富民産業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産業解析·現代高效農業篇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生的戰略産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要求,山東要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扛起農業大省責任,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把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山東大力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為農業現代化探索路徑。到2022年,全省現代高效農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200億元,半數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想要“土裏刨金”,三個重大問題始終繞不開:種什麼?誰來種?怎麼種?從“種得好”到“賣得好”,讓傳統農業轉變成為強農富民産業,是山東提升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特色化種植品牌化行銷
隨著5717萬畝小麥機收完畢,山東今年夏收基本結束,而糧食産量和價格依然牽動著廣大農民的心。
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山東不僅要保障省內糧食自給自足,還要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告訴記者,近年來山東糧食連年豐産豐收,連續六年穩定在900億斤以上,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保護區建設也正有序推進。
豐收的同時,山東農産品供給也面臨結構性矛盾,這表現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相比去年,臨清市新華辦事處刁莊村種糧大戶刁建軍今年少種了240畝小麥,他今年種植的260畝小麥畝産900斤左右,總收益3萬元左右。刁建軍告訴記者,週期長、見效慢是種糧要面對的難題,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的同時,他這兩年也在摸索大蒜、毛豆等農作物的市場規律,擇機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隨著糧食市場價格“天花板”和生産成本“地板”的“雙板擠壓”,不少種糧大戶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一個讓種植大戶普遍擔憂的問題是:萬一大面積種植的作物遭遇“價格寒冬”怎麼辦?特色化、品牌化種植模式,成為避免盲目生産的“金鑰匙”之一。
思路一變天地寬。2015年底,濟麥229作為新品種通過山東省審定,成為一些麵粉加工企業的主要生産原料。菏澤麥豐小麥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馬國興通過富硒種植濟麥229小麥,提高麵粉含硒量,增加麵條附加值,每斤麵條賣到16元還供不應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增加高端有效供給,有效提高了農産品效益。
調整産品結構,加強品牌創建,是山東破解“滯銷賣難”的另一發力點。在魚臺縣清河鎮億樂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打工的張明合有6畝地,今年他將土地全部交給合作社種植,不僅節省了2400元的種植成本,還能騰出時間到合作社打工。今年魚臺縣專門列支1700萬元,實施“魚臺大米”品牌提升項目,農戶不用花一分錢就能用上好稻種,且基地的水稻育秧、插秧、收割實現全程機械化。
不僅是“魚臺大米”,據悉,山東共有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94個,培育了“壽光蔬菜”“沾化冬棗”等一大批支柱農産品品牌,同時還形成一批集文化休閒與生態觀光旅遊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過去山東靠先發優勢搶佔市場,拼的是數量規模;現在山東農民靠品牌引領市場,掌握話語權。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規模經營張弛有“度”
誰來種地?地怎麼種?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加之農産品價格下行壓力加大,社會對此普遍關注。以解決好地怎麼種為導向,山東在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上作了大量探索。
實踐證明,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山東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省土地流轉面積突破3000萬畝。
6年前,高青縣常家鎮臺李村村民李洪武創建了豐饒糧食專業合作社,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説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堅持”。流轉來300畝土地的李洪武説,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糧食合作社做強做大,但糧食價格的“天花板”,讓這個在地裏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漢子很沒辦法。他坦言,300畝土地已達到了他種植能力、管理能力的上限。
不少種糧大戶和農業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規模經營並非越大越好。臨清種糧大戶刁建軍把所種的500畝玉米連稈帶穗賣給了當地的潤林牧業有限公司,凈賺5萬多元。而同為種糧大戶的臨清陳官營村村民盧緒濤,即便每畝租金比刁建軍還少100元,除去成本後每畝依舊賠了100元左右,流轉來的2000畝土地虧損近20萬元,這讓盧緒濤不得不把流轉來的土地全部退租。
臨清市農業局産業化辦公室主任管濤表示,規模化經營的耕地面積越大,管理成本越高,很容易因為粗放經營,導致産量下降。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表示,東部地區應該大力發展雇工較少甚至不雇工的家庭農場,種植面積在十幾畝到百畝之間比較適合,這樣既可以保證農戶取得的種糧收益不低於外出打工收入,同時也避免農戶因投資過大難以承受旱澇等不可控因素導致的風險。
吸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山東正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出臺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意見,鼓勵各地將先進生産要素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引入農業;二是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聯盟、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龍頭企業協會等,鼓勵各類主體壯大規模,引導各類主體相互融合;三是啟動省級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監測認定工作,對帶動能力強、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效果明顯的經營主體重點支持,不達標的堅決淘汰。
截至今年初,全省家庭農場發展到5.5萬家,農民合作社18.6萬家,農業龍頭企業9600家,參與産業化經營的農戶超過1800萬戶,戶均增收2680元。
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需緊密利益聯結
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一家一戶的小農戶生産還會長期存在。要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山東的“關鍵一招”是不斷拓展産業鏈,讓一産“接二連三”變身“新六産”。
單戶農民沒能力“接二連三”,發展“新六産”首先要解決載體問題。發揮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作用,讓農民回歸田間專心種地,把複雜的市場交給專業組織,是融合基礎。
“關鍵是要建立一批有實力的農業合作社。”山東泰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峰多次到日本考察,“日本的永田果蔬協會主要種植紅富士蘋果,他們有自己的超市、加工廠和品牌。蘋果收穫後,好的直接進超市出售,稍差的做果脯,最差的榨果汁。一畝紅富士能産6000斤,收入可達10萬元人民幣。”而在周峰老家沂源,種的是相同品種的紅富士,畝産量也差不多,但多數農民只有賣鮮果一條路,畝均收入不過一萬元。“我們現在需要大力發展這樣的協會。”周峰説。
工商資本的進入也非常重要。山東即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為東説,工商資本優勢在資本、管理和技術,農村的優勢是土地、勞動力和産品,二者緊密結合,才能實現要素的優化。他所在的即發集團,2010年進入農業領域,累計投入7000萬元,建立起了2000畝的農業基地,打造出“即發綠源”農産品品牌。眼下,當地不少農民返租即發的土地種小麥,技術環節由公司把關,産品由公司回購,製成麵粉後統一齣售,分散的農戶因此分享了品牌紅利。其品牌農業園區項目每年可實現産值8000萬元,吸納固定勞動力300多人。
先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切好,利益聯結機制是三産融合的關鍵。農民和企業相比處於弱勢狀態,如何避免“資本圈地”,讓農民在“接二連三”中真正獲益?讓小農戶與各類主體之間形成分工明確、分配合理的利益共同體,是破解難題的關鍵所在。
在構建融合發展生態過程中,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發現,養驢鏈條建設得越長越密,養殖戶獲得的收益就會越高。以屯裏人養驢專業合作社為例,養驢場建設共需投資65萬元,除政府補助25萬元外,東阿阿膠拿出40萬元,目的只有一個:與養殖戶建立“養驢命運共同體”,讓養殖戶能在各個鏈條環節上都獲益。
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元嶺仔細算了一筆毛驢賬:一頭毛驢從出生到出欄按兩年計算,大約需要3畝地來供養,僅一産便可帶動農民飼草料收益4000元、有機肥150元/噸;二産中驢奶收益8000元、驢胎盤收益800元、驢皮收益3000元、驢肉加工收益7000—10000元;若加工成三産餐飲用的驢肉包子或者火鍋肉,驢肉收益還可增加至少三倍。一頭驢形成一個“閉環”,演變為一條細密的産業鏈,養殖戶可以從産業鏈多個環節上獲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