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發佈“金融診療”助企行動方案

2020-06-17 09:44:38|來源:大眾日報|責編:趙宇靜

  原標題:山東省發佈“金融診療”助企行動方案

  為認真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山東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稅務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金融診療”助企行動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旨在發揮金融支持優勢,對原本正常經營、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衝擊影響,生産經營和資金週轉遇到現實困難的市場主體,通過精準“問診”、聯合“會診”、辨症“施治”,助力企業順利“康復”,確保全省保市場主體和穩就業工作目標順利實現。

  《方案》提出,診療工作機制各部門應在堅持精準識別、多方“會診”、分級“診療”、辨症“施治”、市場法治五個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加快出臺、落實相關穩企業保就業支持政策,備足備精“政策工具包”,提升問診會診和後續診療救治實效性。其中,人行濟南分行將加快推動新增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使用,推進LPR降成本改革加速落地,持續完善銀企高效對接工作機制,建立民營市場主體發債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金融債券發行支持機制,落實好各類創新政策工具的有效應用。

  山東銀保監局將持續推動落實為符合條件、流動性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還本付息安排,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督促轄區銀行機構提升信用貸款和“首貸戶”貸款在小微企業貸款中的佔比;進一步明確商業銀行落實落細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提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減少小微企業貸款對抵質押品的過度依賴等具體要求。

  山東證監局將推動落實有關資本市場政策,推動新三板、創業板改革的政策效應儘快釋放,推動優質市場主體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積極爭取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提升市場主體參與度。

  山東省財政廳將研究出臺優化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運行相關政策;弱化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盈利性和代償率等指標要求,強化新增業務量、重點領域企業擔保額等要求,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並明顯降低費率;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廣泛參與,出資入股與無償捐資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補充機制,指導有條件的市級政府因地制宜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探索研究對使用人民銀行再貸款的地方法人銀行的激勵措施。

  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牽頭落實好實施企業金融輔導員制度,推動企業上市,防範打擊非法集資等工作,為市場主體經營存續提供良好外部環境。

  各行業主管部門注重現有政策的落實落地,主動向企業宣傳推介政策。結合全省保市場主體工作方案要求,對能夠出臺的支持保障類政策,能夠與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有效銜接的市場主體激勵政策等認真研究、及時出臺。對所轄領域市場主體底數、結構、生産經營狀況進行深入細緻摸排,及時調度、匯總需問診會診企業名單並按照“三個區分”原則做好前期篩選,保證名單要素齊全、名單品質可靠。

  記者了解到,根據《方案》,診療工作機制相關部門在確定診療對象名單後,由主辦銀行制定診療方案,實施紓困救治。救治過程中,將注重資金支持、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持的有機結合與效應的協同發揮。資金支持過程中,注意配套政策跟進,重點解決擔保抵押不足問題,提升金融機構資金供給積極性。救治各方將最大限度降費讓利,降低企業承擔的資金成本。對遭遇發展瓶頸期或遇到法律糾紛企業,注重企業諮詢服務、法律援助等智力支持,實現“融資、融策、融智”全方位幫扶。問診會診和診療救治過程堅持全環節管控、全流程“護理”,市場主體經治療“康復”後,繼續保持一定頻度的常態化跟蹤聯繫,做好後續服務。

  《方案》同時明確,診療工作機制各部門在工作中要注意將現有支持政策與診療行動有機結合,壓實主體責任。建立工作專班和定期會商機制,對問診會診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堵點、難點和問題及時予以疏通解決。建立信息共享和定期監測機制,提升工作實效性。(王琛)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