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東營,文旅産業生機勃勃
2024-05-09 11:12:50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郭富瑩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五一”假期接待遊客135.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7億元,增長約27% 生態東營,文旅産業生機勃勃

  今年“五一”假期,來自濟寧市的姜智一家驅車來到黃河入海口,親身感受到了“黃藍交匯”的壯美奇觀,置身孤島槐林天然氧吧聆聽音樂會,在清風湖遊園會沉浸式打卡……幾天時間裏,東營豐富多元的文旅産品讓姜智一家人流連忘返,“體驗了不一樣的小長假,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態東營的魅力。”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東營市文旅系統創新豐富産品供給,推動重點景區産品提質、服務提升,實現多元供給、分類互補,各大景區景點人氣爆棚,文旅市場熱度再上新高。節日期間,全市納入重點監測的20家旅遊吸引物共接待遊客135.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7億元,增長約27%。攜程網數據顯示,東營“五一”假期在線旅遊消費預估36萬人次,消費金額3400萬元,增長率居山東省前三名。

  假期期間,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新推出國風趣遊園、“白鸛頌歌”音樂劇、俠客市集等體驗項目,創新融合生態文化元素,累計接待遊客8萬人次,同比增長2.3%。孫子文化園策劃春秋奇遇、孫武歸來項目,集聚國風遊藝、水上高爾夫、光影鐵花秀等,開啟“白+黑”五一歡樂季,吸引遊客4.4萬人次。金泥灣、老十五村、紅灘濕地等濱海遊成假日新特色、新熱點,吸引了大批外地遊客;稻鄉蟹園項目開啟鄉間巡遊小火車,串聯稻田畫、潤松小歡豬林場、前七村等鄉村旅遊點,聯動打造“稻鄉蟹緣”鄉村旅遊特色片區。

  為讓遊客在黃河入河口體驗到一場高品質的文化旅遊,今年東營市從遊客的角度出發,創新策劃“相約五一·暢遊東營”系列文旅活動,設計推出一批小而精、新而優的微度假産品。“你的市集——清風湖遊園會”設置文化市集、文藝舞臺、歡樂萌寵等五大板塊,每天16點至21點均有文藝演出,接待遊客4.2萬人次。河口區推出“心槐美好 奔赴孤島”槐林賞花季,設置9大氛圍場景、5大人氣演出、7個親子項目、3項全民參與、11大招牌美食,以槐花為主題,植入美好生活場景,打造槐林下的春日藝術盛宴,接待遊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13.5%。全市各級公共文化場館推出“四時之約·花開了”花鳥畫小品邀請展、“藝享五一,約您來嗨”特色藝術會、勞動節木板年畫藝術體驗課等特色活動,有效滿足群眾假日文化休閒需求。

  去年以來,東營市聚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大力實施提質賦能計劃,加快文旅高品質發展,旅遊“一業興百業”效應疊加釋放,文旅産業發展生機勃勃。

  聚焦文旅産業發展,東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積極對接國內頭部文旅企業,開展知名文旅企業家山東行·東營站活動,開展各類招商活動200余次。楊廟·黃河裏、老街長巷、東津渡民宿、博冠城樂園等一批新項目開業運營,勝利923項目立項,國家公園訪客中心、東營區河心島、槐林星田村等項目穩步推進。重點景區加快“煥新”,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優化交通換乘、餐飲等基礎配套,豐富旅遊業態,獲評全省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示範景區。

  在政策激勵層面,東營市出臺文旅促消費“11條”、景區優惠“10條”,從門票減免、遊客招徠、活動舉辦等方面提振消費信心。組織“週末請上車”活動,開通至入海口和楊廟·黃河裏免費公交,舉辦森林濕地露營節、河海音樂節、冰雪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沿著黃河遇見海”黃河口國際觀鳥季開啟“淡季不淡”冬季旅遊,到東營生態觀鳥和冬日冰雪旅遊、新春民俗體驗一併成為文旅熱點。

  為加大品牌宣傳推廣,持續提升城市影響力,東營市營造旅遊體驗新場景,用好城市綠地、公園資源,圍繞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策劃推出了雙節同慶·清風市集、孤島槐林濕地槐花節、草坪生活節、群星演唱會等業態多元、體驗性強的主題活動。聯合有關協會、企業等開展“綠皮火車·慢遊東營”推廣活動,實施免火車票政策,吸引大學生群體體驗東營生態之美,有效擴大“周邊遊”“微度假”市場。(大眾日報 記者 賈瑞君 李廣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