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滕州:科技賦能讓千年文物“活”起來
近年來,山東省滕州市以科技之力守護文化根脈,積極探索文物利用有效路徑,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推動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總體工作走在山東省前列。
“三位一體”築牢文物安全防線。滕州創新實施“人防、物防、技防”協同機制,率先組建了滕州首支文物保護巡查隊,實現各級文保單位巡查全覆蓋;先後完成薛國故城、前掌大遺址等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安防工程,並加速推進文物安全天網工程和崗上遺址安防項目建設。2025年,滕州計劃投入5000萬元實施薛國故城、崗上遺址等文物保護與展示工程,全面提升文物安全水準。通過規劃引領、項目帶動,滕州市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建魯中南文物保護考古研究中心,完成薛國故城、北辛遺址等10余項大遺址保護工程,以及龍泉塔、張氏祠堂等20處古建築修繕。
保護與活化並重,讓文物煥發新生。滕州創新打造龍泉廣場“一塔六館”博物館集群,推出《古薛國歷史文化展》《漢畫像石拓片展》等精品展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同時,滕州對“省保”單位滕縣麻風病醫院舊址實施保護性修繕,並建設城市歷史變遷圖片展館,打造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題公園,成為市民了解城市歷史、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此外,滕州持續開展薛國故城、北辛遺址等系統性考古工作,北辛遺址、莊裏西遺址等9個項目入選“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崗上遺址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重要遺存,母祖山漢代採石場遺址填補國內同類遺址空白。目前,《薛國故城和前掌大遺址考古三年計劃》正有序推進,未來將建成集保護、展示于一體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滕州在山東省首創“鄉村文物保護利用進村居”試點,建成多座鄉村文物展示館,推動文化遺産融入群眾生活。滕州會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制定了《薛國故城和前掌大遺址考古調查勘探三年計劃》,全面開展遺址勘探,摸清文物資源底數,建設集歷史文化保護與現代文明展示于一體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策劃“善國山水遊”“紅色記憶遊”等主題線路,年均舉辦社教活動30余場,惠及群眾10萬餘人次;通過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廣泛宣傳,滕州文物影響力持續提升,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棗莊日報記者 劉一單 通訊員 劉林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