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記者 郭富瑩):5月8日,由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國際在線山東頻道共同舉辦的“Hi,Shandong—機遇中國 慢遊東營”海外媒體東營行活動走進位於東營市的東營港“5G+”智慧化工園區,探訪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化工園區數智化轉型的生動實踐。
為提升園區智慧監管水準,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引入華為、中國移動、北京大恒等公司,建設了全國首個“5G+”智慧化工園區。智慧園區項目運行以來,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評為“智慧化工園試點示範單位”“智慧化工園區聯盟成員單位”,先後榮獲應急管理部“5G+”安全生産試點示範項目、工信部5G應用大賽“智慧能源專題賽”一等獎,被評為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優秀案例、山東省第一屆新型城市建設優秀案例等省級及以上或行業性標杆榮譽。
外媒記者們走進東營港“5G+”智慧化工園區 攝影 郭富瑩
走進園區的應急指揮中心,應急物資、環保檢測、交通運輸等實時監測數據在大螢幕上不斷跳動,工作人員正通過操控電腦、按鍵實時監測園區內關鍵信息。
園區的工作人員介紹説,“5G+”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實現了安全監管從傳統排查向實時監測轉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構建了“5G+”技術監測體系,率先突破“5G+危險源數據”無線化實時採集技術,實現對裝置、重大危險源溫度、壓力、液位和有毒可燃氣體濃度等關鍵數據的實時採集、趨勢分析和風險預警;引入分佈式光纖震動偵聽、溫度感知和5G傳輸技術,對園區公共管廊的1300余個易洩露點位進行實時監測,監測效率相較人工巡檢提升2.6倍;實時監控園區範圍內危化品車輛出入、行駛軌跡以及車輛運單、裝卸作業等信息,形成了閉環管理。
外媒記者們觀看東營港“5G+”智慧化工園區情況介紹 攝影 郭富瑩
在“5G+”智慧化工園區環保監管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引入“全區域覆蓋+全流程監管”,實現環保監管從人工執法向智慧追蹤轉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為園區內污水處理廠和企業廢水排放口安裝監測感測器,實時監測水污染物排放指標;整合省、市、園區和企業環保系統資源,實時監測空氣品質指標和污染物排放情況並自動報警;園區內設置了氣體檢測點和無組織排放特徵污染物監測點,利用異味溯源模型準確定位異味排放企業。同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對園區內企業生産和治污設施用電量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治污設施運行異常以及偷排漏排行為;利用AI智慧終端、物聯網、GPS定位等功能,將企業産生的危險廢物實時生成電子標簽,對企業危險廢物的産、存、運、處全過程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實現全過程無縫隙監管。
外媒記者們在東營港“5G+”智慧化工園區合影 攝影 郭富瑩
在園區應急管理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搭建了“數據中臺+智慧分析”,實現應急救援從碎片應用向系統集成轉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通過構建全國首創的化工産業數據中臺,破除了“信息孤島”;建立綜合應急指揮中心,實現安全、環保、交通、治安、消防等多部門聯防聯治和應急信息、隊伍、物資、專家等應急資源共享聯動;利用衛星地面接收站、無人機、應急指揮車、“5G+消防單兵”等新技術,構建“天地人”一體化的通訊聯絡系統。
未來,“5G+”智慧化工園區將通過匯聚企業、人員、貨物、車輛等各類運行數據進行綜合展示、統計分析和智慧化管理,為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元宇宙等典型場景提供高效的支撐能力,提高化工園區的安全管理能力,帶動企業和園區數字化升級,助力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