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濰坊安丘市興安街道興安社區瀰漫著泥土的芬芳和果蔬的清甜。一輛輛載滿新鮮時蔬、本地特産的三輪車剛卸下貨品,幾位熱情的社區工作人員便麻利地分類擺放。這不是尋常的市集,而是興安社區精心打造的惠民新地標:“興安優農坊”。
在這裡,“安丘好味道”正深入千家萬戶,鄰裡互助的暖意與便捷貼心的服務,共同編織著社區居民“家門口的幸福”。
用優質農産品敲開新鮮直達的“安心門”
想讓居民餐桌上都是最新鮮、最安心的本地味道?興安社區黨委用心打通了這“第一公里”。
他們主動深入田間地頭,嚴把品質關。哪的黃瓜最脆?哪家的葡萄還帶著露水的清甜?統統被興安社區精心篩選、整合,只為讓帶著泥土氣息的優質食材,以最平實的價格,從源頭直達居民的灶臺。
目前,“興安優農坊”已累計助農銷貨1500余斤,使“安丘好味道”走進每家每戶的同時,也有力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統籌資源、服務城鄉的能力。
用高效便捷渠道敲開溫暖貼心的“舒心門”
優質農産品進了社區,如何更便利地走進居民家的大門?
“興安優農坊”的“三優菜籃子”工程給出了答案:優品分級分揀、優化零售服務、優先配送老年人。“興安優農坊”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線上微信群播報每日菜單,動動手指就能下單;線下固定驛站,為不熟悉手機操作的老人們提供直接選購的便利。
更暖心的服務還在於優先配送——那些爬樓不便、腿腳不靈的老街坊們,是“興安優農坊”特別牽掛的對象。服務專員們穿梭在樓棟間,為60余戶居民送菜上門。
用精準貼心服務敲開溫情守護的“暖心門”
“興安優農坊”的意義,遠不止于“買菜”。它正在打破社區服務的傳統邊界,化身成為居民和特殊群體的溫情守護者。
在“興安優農坊”,服務專員們還有另一個身份——“社區跑腿俠”。對於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需要特別關照的殘障朋友、家有新生兒的孕媽媽們,社區黨委的關注點更細緻、服務也更主動。
“興安優農坊”服務模式通過一次次耐心服務,有力增強了社區治理中的人文關懷,增強了居民群眾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文 宋曉東 韓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