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出臺13條針對性措施推動建築業高品質發展 困擾建築業企業的這些“痛點”有解了
近日,津濰高鐵東壽特大橋跨榮烏高速連續梁成功合龍。該連續梁位於山東壽光,是津濰高鐵山東段最大跨度連續梁,主跨長168米。(新華社發)
近日,山東省發佈加力穩經濟一攬子新政,專門針對建築業出臺《關於推動建築業高品質發展助力經濟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在統籌分析山東省建築業運行現狀的基礎上,《工作方案》提出6個方面13條針對性措施。
破除市場壁壘 讓民企“夠得著、有機會”
民營建築業企業是山東建築業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民營建築業企業貢獻了73%的就業崗位和59%的産值。
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潤曉表示,支持民營建築業企業健康發展,既是激發市場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行業發展後勁的關鍵舉措。儘管民營建築業企業發展勢頭穩健,但在實際經營中,一些“隱形門檻”仍制約其發展空間。
“對我們民企來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至關重要。”山東省建設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李繼念坦言,作為濟南最大的民營建築業企業,面臨行業下行壓力以及市場“內卷式”競爭的加劇,企業經營壓力倍增。
《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將著力提升服務民營建築業企業質效,重點為民營建築業發展破除市場壁壘,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王潤曉介紹,一方面,要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力支持民營建築業企業平等參與“兩重”“兩新”項目建設,在新型城市基建、城市更新、交通水利等領域進一步開放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定期發佈項目機會清單,明確投資規模、資質要求等信息,讓民營建築業企業“看得清、夠得著”。
針對民營建築業企業國有項目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山東省提出將實施“國有民營分類入圍”資格預審機制,明確在國有資金項目招標中,確保民企及聯合體入圍比例不低於40%,從制度層面保障民營企業的公平競爭權。此外,嚴格落實政府採購政策,對4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預留45%份額面向中小企業採購,讓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市場主體。
“這次政策特別將民企作為重點服務對象,讓我們能平等享受各類政策紅利。”李繼念説。
破解行業“回款慢、融資貴”難題
資金是企業的“生命線”。當前,建築業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壓力大、拖欠賬款等問題,部分企業因回款不及時,不同程度出現項目停滯、工人工資發放難等困境,制約行業健康發展。《工作方案》聚焦這一痛點,打出強化資金保障的組合拳。
在最受關注的賬款清償環節,一方面將全面推行施工過程結算,在山東省房屋市政工程領域推行無爭議價款結算支付,不得以審計為由拖延付款,從流程上縮短回款週期;另一方面,重點整治行業亂象,重點解決強制民營建築業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或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欠款方擅自以虛高價值抵房抵物償還工程款等問題。
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工作方案》提出將通過新增貸款、優化利率、項目保函等方式,加大對建築業企業特別是民營建築業企業優質項目的金融資源供給。王潤曉表示,後續將重點推廣“信易貸”等供應鏈金融産品,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並降低應急轉貸基金費率,為納稅貢獻大、就業帶動強的民企開通資金週轉“綠色通道”。
為確保金融支持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實處,山東省將建立雙向激勵約束機制,對創新開展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保理等擴大融資渠道的做法,通過表揚等方式予以正向激勵;反之,對隨意抽貸斷貸壓貸、不合理壓縮授信和風險管理不力的機構,通過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等手段及時予以督促整改,讓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加大“齊魯建造”品牌推廣力度
近日,山東省公佈了首批“齊魯建造”品牌名單,並同步揭曉2024年度全省建築業領先市、縣(市、區)、企業。
作為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工作方案》提出,將加大對“齊魯建造”品牌及建築業發展領先地區、領先企業的推廣力度。
“通過品牌建設和領先評價將引導建築業發展方向,摸清發展優勢和發展潛力。”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建築市場監管處處長李永剛介紹,在山東省建築業領先市、縣(市、區)、領先企業的評價過程中,山東省綜合考量了發展規模、外向度,以及地方黨委、政府重視程度等指標,入選名單中既有傳統建築業體量大的市和縣(市、區),也有發展勢頭迅猛的後起之秀,旨在激發各級黨委、政府做大做強建築業的內生動力,讓省、市、縣三級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山東省將進一步深化評價結果運用,推動“標杆引領”與“精準幫扶”協同發力;加強逐市逐企幫扶,抓領先地區和龍頭企業挑大梁,激勵體量不大但發展速度快、勢頭好的市和縣(市、區)深挖潛力、跨越發展,持續鞏固建築業在山東省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産業地位。同時,山東省還將加強“齊魯建造”品牌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與維護,以更高標準推進品牌培育,依託品牌影響力助推山東建築業走出去邁向更廣闊舞臺。 (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