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三年間,新增制修訂國際標準85項 山東標準,何以成為國際通用語言
●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三年來,山東新增制修訂國際標準85項、國家標準3209項、行業標準1589項
●“專利是技術的‘護城河’,標準是産業的‘通行證’,它們之間強強聯合,是企業搶佔發展先機、鍛造核心競爭力的密碼。”
新增制修訂國際標準85項、國家標準3209項、行業標準1589項;建設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125個,培育105家標準創新型企業……2022年8月,山東首批獲批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如今,三年試點期滿,試點設定的各項任務指標,山東均已完成。
專利+標準,雙輪驅動産業升級
10月14日,濟寧結束了連陰雨天氣。在鄒城市太平鎮,泰山玻璃纖維布項目研發中心樁基工程建設地,施工方正將噴擴錐臺壓灌樁設備搬進工地,為接下來的樁基施工作準備。
“除了山東,我們研發的噴擴錐臺壓灌樁技術在雲南、安徽、山西等地3000多個單體工程中都有應用。相比于傳統灌注樁,這項技術更加經濟、高效、環保。”山東倍特力地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良介紹,企業正在探索專利標準融合新機制,已將上述技術轉化為團體標準,帶動行業提質增效。
“專利是技術的‘護城河’,標準是産業的‘通行證’,它們之間強強聯合,是企業搶佔發展先機、鍛造核心競爭力的密碼。”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灃江注意到,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節能降耗、商貿物流等領域對標準的需求旺盛,但標準供給仍有較大缺口。對此,山東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推動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標準,並在技術産業中推廣應用。
近年來,圍繞“6997”現代化工業體系,山東實施43項省級標準化戰略性重點項目,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構建全産業鏈標準體系,以標準引領産業轉型升級。
在高端裝備領域,濰柴動力通過參與制定《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等國家標準,以先進標準引領商用車行業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帶動上下游産業鏈的協同發展,實現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過50%,帶動濰坊動力裝備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在農業領域,有著“中國石榴之鄉”美譽的棗莊構建起“育種+觀賞+銷售+旅遊”石榴産業全鏈條標準體系,以標準助推石榴産業高品質發展。如今,棗莊石榴飲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60%,成為地方支柱産業。
標準咋定?企業來主導
“2024年,公司産品全球市場佔有率22.8%,居全球第二位,這離不開公司‘專利-標準-産業化’三位一體的創新路徑。”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夏寧武介紹,“以智慧工廠建設為例,公司制定多項企業標準,形成覆蓋設計、生産、品質、能源等全流程的標準體系,實現生産數據實時採集和設備聯網。標準化智慧化深度融合,幫助企業生産效率提升、降低能源消耗,為行業智慧製造轉型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標準化路徑。”
標準化與智慧化融合所帶來的,除了效率提升,還有製造方式的深刻變革。
“3D列印是一個迅速崛起的新興産業,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標準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山東創瑞鐳射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傑説,與我國增材製造技術和産業總體跟跑和並跑、部分領跑的形勢相比,3D列印標準化工作較為滯後。“聚焦這一問題,我們開創增材製造領域智慧雲服務平臺,提出産品數據保護標準,並以嚴於國家標準的原則高品質製造,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
9月1日,由山東創瑞鐳射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制定及立項的國際標準,3D列印和掃描-增材製造服務平臺産品數據保護技術要求發佈,山東再一次向全球貢獻了自主方案。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副處長潘愛娟介紹,近年來,山東著力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活動,形成“國家標准保底線、團體標準拉高線、地方標準作補充”的新格局;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激發標準創新活力。
截至目前,山東7.7萬家企業通過國家平臺公開産品標準58.9萬項,7000余家企業在對標達標平臺發佈對標達標結果2.6萬餘項,培育國際國內先進水準企業標準“領跑者”682項;全省參與國家標準制定的機構數量達8500余家,較試點前增加1700余家,增長25.3%。
標準出海,世界用上山東方案
“在全球化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的今天,標準不僅是技術規範的‘度量衡’,更是凝聚共識、破解全球性挑戰的‘金鑰匙’。”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孟兆宏介紹,“當前,全球大部分技術壁壘源於標準差異,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路徑,就在於通過構建更加包容、更具韌性的夥伴關係,推動標準的國際協調與區域互認。”
為提升相關企業及單位的國際標準化水準,發揮標準對創新發展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山東打造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平臺,建設ISO青島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交流平臺,並獲批承擔ISO/IEC量子技術聯合委員會國內對口單位,向國際電信聯盟輸出多項成果。截至目前,全省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341項。
家電産業作為山東優勢製造産業之一,是“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産業主戰場。日前,國際品牌研究機構GYBrand發佈2025年度“中國家電出海品牌10強指數”,海爾位列榜首。
“海爾始終堅持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從最初的戰略規劃,到項目預研、項目孵化,再到最終産業化,我們都實現了技術、專利、標準的規劃、實施、運營協同,三者同步佈局。”海爾集團國際標準總監崔凱介紹,截至目前,海爾集團擁有120多項國際標準,超800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卡奧斯主導制定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國際標準,帶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國際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
然而,大企業往往手握成熟的全球化標準作為出海利器,有些中小企業卻不得不直面由標準差異構築的“隱形壁壘”。
“為此,我們組織開展標準化專家‘山東行’活動,累計為全省115家企業解決215項標準化訴求,推動企業實現國際、國家標準突破制定30余項。”潘愛娟介紹。(大眾日報記者 王鶴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