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錘鍊系統韌性 開拓發展新局
2025-11-03 09:52:27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李煒責編: 李煒

  原標題:錘鍊系統韌性 開拓發展新局——十月山東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觀察

  面對不確定性增多的外部環境,系統韌性已成為應對多重挑戰、贏得競爭主動的核心支撐。“引力一號”再度問天,威海韓日流向倉“72小時達”,連綿陰雨中守護“糧袋子”……10月以來,山東各地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為實現全年主要目標奠定基礎。

  觀察之一:産業協同發展商業航天

  10月11日,“引力一號(遙二)”的成功發射,是山東海上發射産業鏈協同優勢的一次集中顯現:運載火箭由東方空間(山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製並在海陽總裝,發射船由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建造,煙臺海陽東方航天港為發射母港,山東海上商業航天發射服務有限公司提供服務保障……火箭發射全流程壓縮在6公里半徑內,從火箭出廠到轉運、上船實現2小時快速響應。

  圍繞商業航天這一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山東整體謀劃、高點定位、重點佈局、強力推動,初步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集群格局:煙臺聚焦海上發射、火箭製造、衛星研發、航天文旅等,濟南、泰安主攻液體火箭製造、試驗以及衛星研發應用等,青島側重測控服務與海洋遙感應用……

  作為山東省商業航天發展的行動綱領,10月出臺的《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落子航天産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圍繞火箭衛星研發製造、數據開發應用、航天配套等方面,明確將在技術創新、人才引育、企業培優等方面給予精準支持,著力挖掘和釋放山東雄厚的製造業潛能,推動産業鏈協同發展、整體躍升,助力齊魯連結浩瀚星空。

  【記者觀察】産業鏈的深度,決定發展的高度。山東商業航天産業的突破,根植于産業鏈的完善度與協同性。它不僅是地理上的集聚,更是産業生態的整合,是各環節之間打破壁壘、耦合創新,這將進一步托舉山東商業航天的“飛天之勢”。

  觀察之二:多元探索開拓外貿新局

  這個10月,山東各地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通過多元化探索積極培育新增長點,推動外貿拓展取得新成效。

  在臨沂,“走出去”與“請進來”並行。今年已在36個國家舉辦境外展洽活動176場,組織2450家商戶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同時在市內舉辦外商進商城活動51場,吸引國際客商2.9萬人。

  在威海,物流創新與通道建設並舉。剛剛啟用的阿裡巴巴-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韓日流向倉暨前置監管倉,集攬收、分撥、倉儲、集運功能于一體,當日申報、當日出倉,幫助近10萬商戶、超過千萬的日韓消費者體驗“72小時達”的服務。

  10月公佈的前三季度外貿數據顯示,山東進出口總額穩步增長。借勢高能級平臺,山東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對外合作。第四屆儒商大會現場集中簽約重點項目45個,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現代金融服務等領域。其中,外資項目9個,總投資額10.1億美元;內資項目36個,總投資額345.9億元人民幣。

  【記者觀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山東持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準,開拓多元穩定的海外市場。

  觀察之三:應對挑戰全力“雨口”奪糧

  9月以來,山東連續遭遇多輪大範圍降雨過程,秋糧收割遭遇嚴峻挑戰。閒置場所改作緊急臨時晾曬點,烘乾設備24小時作業,“一點一策”保供電……各地整合調度資源,解決農戶秋糧難收、難曬、難存的燃眉之急,與天氣賽跑的“秋收保衛戰”在田間地頭打響。

  濟南市平陰縣安城鎮逐村摸排建立“地塊、受災、需求”3張清單,啟動跨省農機調配預案。僅用7個小時,14台來自河南的履帶式收割機便順利駛入安城鎮的玉米地,設施資源實現了跨區域的優化配置。

  築牢糧食安全的根基,從種子源頭抓起。連陰雨讓一些地塊的玉米出現了黃稈黃葉,但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萬畝國際糧食增産減損示範區,玉米挺拔翠綠,果穗飽滿。

  原來,這裡選取了樂農87、農大799等耐水品種,耐水性提高30%-50%,不容易霉變發芽,銷售時每斤售價還能高出1-2分錢。

  【記者觀察】“雨口”奪糧,不僅需要爭分奪秒地應急搶收,更需要系統思維與前瞻佈局。著眼長遠,加快健全農業防災減災體系,有效提升農業應對極端氣候的韌性,才能全面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大眾日報記者 李振 于新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