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古裝劇配音屢被吐槽

2017-01-04 17:36:01|來源:北京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

  本報記者 徐顥哲

  電視劇《青雲志》第二季正在騰訊視頻熱播,然而追劇的觀眾發現,劇中角色青龍的聲音變得不如第一季貼切了。除了觀眾抱怨不習慣,劇中飾演青龍的演員楊旭文也有些委屈,忍不住在微博發問:“第二季為什麼給我換配音了?”

  事實上,眾多國産古裝劇的配音屢屢被吐槽,多次出現“聲音毀了劇中角色”的質疑,也出現過口型對不上臺詞的低級失誤。如果沒有配音,古裝劇還玩得轉嗎?

  解惑

  “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當年知名演員李雪健在某利咽含片廣告中的這句經典臺詞,説明好聲音在一部電視劇中的重要作用。業內人士透露,相比現代劇,當前國産古裝劇中大多數主角的聲音,基本都由後期的配音演員完成。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是,古裝劇往往需要在影視基地搭建場景才能拍攝,由於不同劇組同時拍攝,甚至有些劇組要拆、搭布景,使得現場環境嘈雜不堪,無法使用同期聲,不得不選擇後期配音。配音成了古裝劇“潛規則”

  許多大製作古裝劇的臺詞年代感濃郁,因而對演員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差之毫釐就無法表現齣劇中人物的韻味。著名配音演員王明軍笑言,有些演員飾演的古裝劇角色形象五大三粗,但聲音並不孔武有力,“因此必須通過配音來達到聲畫的和諧統一。”

  而想要出色完成配音工作,除了演員的臺詞基本功,更需要對配音工作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許多演員即便現場拍攝表現不錯,配音時卻可能出問題。配音演員出身的張涵予坦言,在電視劇《水滸傳》中為自己的角色配音時難度很大,“我感覺自己配音時的狀態與表演時相差很遠,沒用同期聲,造成難以彌補的先天缺陷。”

  對一些演員來説,自己配音實在是吃力不討好。製片人虎哥透露,不少劇組與演員簽訂合同時,總片酬中包含了配音的酬勞,一部中等長度的電視劇,後期的配音需要花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很多人以檔期忙為由表示無法按要求完成配音,相比難度大且收入低的配音工作,他們更傾向於簽約新戲賺取可觀的片酬。”此外,對於製片方來説,使用配音演員,對一部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影響並不大,因此不少製片方覺得直接請配音演員更省事。

  揭秘

  一人聲音承包幾十個名角

  你或許不相信,一個配音演員竟然承包了幾十部知名電視劇主角的配音工作。《甄嬛傳》中飾演甄嬛的孫儷、《神雕俠侶》中飾演小龍女的劉亦菲、《笑傲江湖》中飾演東方不敗的陳喬恩,都由季冠霖配音;《笑傲江湖》中飾演令狐衝的霍建華、《何以笙簫默》中飾演何以琛的鐘漢良、《老九門》中飾演張大佛爺的陳偉霆,都由邊江“獻聲”。作為當下配音圈的“一哥”和“一姐”,邊江和季冠霖還組成“聲音情侶”,為剛在東方衛視播完的古裝劇《錦繡未央》中的男女主角拓跋浚和李未央配音。

  大腕兒配音演員絕不是一天練成的。入行前,季冠霖每天在家對著電視練習。她直言:“如果沒有2000至4000集的訓練量,都不敢説自己會配音。”在《甄嬛傳》的配音工作初期,每配完一遍,她都會聽一遍,感覺不行立馬重來,有時一段戲要錄七八遍。已入行10年的邊江,平均一年要為20個左右的男主角配音,用同一把嗓子體現不同角色。他認為,聲音永遠是為演員的表演服務,“每個人物不同,聲音自然會有區別,即便是細微的區別。如果説某一段演員演得不好,我能用聲音調整一下,但差距不能太大。”

  入戲太深,也是不少配音演員面臨的難題,季冠霖就有過類似的教訓。在配甄嬛的第一個孩子夭折那場戲時,她因為太投入真哭了出來,眼淚太多以至於看不清顯示器上的角色和劇本上的字,不得不停下。她笑言:“配音演員既要表現出演員的情緒,又不能在表情上釋放這種情緒,這點就很難。你哭了,怎麼看臺詞?”而為演技不佳的演員配音,堪稱災難。提及為一名“小鮮肉”演員配音的經歷,季冠霖有些哭笑不得:“劇本明明要求她哭,她卻在笑,這讓我們怎麼辦?”

  配音是很考驗耐心的細緻活兒,但與一些演員的高片酬相比,就算是配音圈的大咖,收入也只是演員的零頭。邊江透露,近20年來配音演員只集體漲過一次工資,“當時所有北京配音圈的人聚到一起吃了一頓飯,集體漲了100塊錢,可現在消費水準和以前早就不一樣了。”而目前除了中戲、北影等專業院校,大多數高校並沒有開設配音專業,許多配音演員都是兼職,如曾經為《水滸傳》等經典電視劇配音的王明軍就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

  追問

  演員依賴配音陷入惡性循環

  去年夏天的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羋月傳》成了大贏家,一舉摘得最佳電視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不過,劇中孫儷飾演的羋月並非本人配音,也引發業內爭議。有人指出,臺詞過關是演員最基本的素質,希望電視劇演員親自配音。知名製片人唐麗君就指出:“電視劇界的專業評獎,是不是可以對犧牲檔期甚至經濟利益、使用原音的演員適當傾斜?”

  其實,不少知名演員也在臺詞上下了功夫,希望自己的聲音為表演加分。在拍攝《羋月傳》時,孫儷是劇組公認的“臺詞達人”。第一次看劇本時,她是抱著新華字典看完的,面對臺詞量最多的角色羋月,她請丈夫鄧超幫忙指點,還專門把《甄嬛傳》配音導演請到劇組陪自己練臺詞。但最終,該劇導演鄭曉龍還是選擇為羋月一角配音,對此他解釋,“孫儷的確很努力,但她畢竟沒有經過專門的臺詞訓練,表現力和專門的配音演員還是有差距,我們也是反復比較、糾結好久才決定用配音,還是要考慮整個戲的效果。”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堅持全部使用原聲在當下的影視圈存在極大困難。但在虎哥看來,絕不能因為配音有困難就讓演員降低對臺詞的要求,“許多年輕演員本身臺詞就不過關,再一股腦兒依賴配音,就必然陷入惡性循環。”唐麗君認為,演員應該多參與配音工作,這是負責任的表現。她透露,正在熱拍的古裝大劇《醉玲瓏》對配音就很謹慎,“還沒定下是否使用配音,但如果配音,肯定要選擇合適的人,並讓主演和配音演員有充分的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