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培訓機構 不能再各管一段了

2017-01-11 15:53:5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記者鄭天虹王曉潔  

  中國教育學會日前發佈的《中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在“吸金”能力急速提升的同時,由於資金鏈斷裂和監管不力,一些地方出現了民辦培訓機構圈錢跑路事件。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浙江、湖南等地僅被曝光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卷款跑路案件就有十余起,涉案金額達十幾億元。  

  “跑路”的不止小機構  

  2016年教育培訓機構跑路案多發,不僅有社區周邊的中小機構涉案,一些全國連鎖知名企業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也捲入其中。

  2016年7月,在廣州增城區一小區內,一家打著“東方金子塔兒童潛能培訓學校分校”招牌的機構,租用兩層樓的別墅開始招收3至7歲兒童進行培訓。可辦學不足一年,負責人就跑路了。100多個孩子的家長投訴無門,涉及金額二三十萬元。

  並非只有小機構不可靠。2016年,在全國多個城市開有分校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聚智堂,其董事長卷款而逃。新三板掛牌公司環球拓業的主要負責人于近日失聯。由於金融機構的介入,教育培訓機構跑路案影響面擴大。英語教育培訓機構環球美聯負責人于近日被曝跑路,人去樓空,與之達成分期付款信貸合作的百度、宜信等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受到牽連。  

  該誰管應儘快明確  

  教育培訓機構跑路案多發的背後是什麼?

  ——競爭加劇,成本上漲,利潤變薄。據記者了解。目前,教育培訓産業競爭激烈,在急速擴張和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一旦經營不善,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

  以深交所上市的勤上光電為例。該公司通過重大資産重組全資收購龍文教育,龍文教育以提供一對一中小學教育輔導服務為主業,在全國20多個城市設立400多個營業網點。財報顯示,一對一輔導的成本逐年攀升,從2013年到2015年,人工成本佔課時價格的50%左右。

  ——與金融機構合作風險升級。為吸引更多學員報讀,降低家長一次性預付高額費用的顧慮,很多教育培訓機構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分期付款模式。他們與教育培訓機構的“聯姻”,讓風險進一步升級。

  ——預付費經營模式下,學費被挪用引發風險。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曦説,近來,不少相關案例已構成詐騙。機構把預付費拿去填補名下其他生意的虧空,甚至拿去炒股、炒樓、放高利貸等。還有一類涉嫌非法集資。比如聚智堂案例,其“感恩課程項目”把預付費包裝成具有融資功能的理財産品,聲稱預交越多的費用就可以得到越多的利息,以利息來抵扣學費。一旦挪用的學費投融資失敗,家長們就會血本無歸。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理事長、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張敏強説,教育培訓機構既是學校也是企業,這雙重身份為“打擦邊球”經營提供了便利。目前,對於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是多個部門各管一段:工商部門管註冊備案,民政部門管法人登記,教育部門監督教育教學活動。不過一旦出了事,則誰也管不著,往往不了了之。所以,應加快明確對教育機構的監管責任主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