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

2017-01-11 16:22:19|來源:北京晨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近日,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教育部昨日回復北京晨報採訪時確認了此事,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

  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

  網絡上流傳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其署名為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文件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教育部昨日回復北京晨報採訪時確認了此事,稱為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礎教育二司又專門發函對中小學地方教材修訂提出了要求。

  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要全面體現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

  8年改為14年意義重大

  長城抗戰網總編賈元良昨日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知道這個消息感覺很欣慰。“8年改為14年意義重大,是對歷史和下一代負責。”他説,14年抗戰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時間。東北義勇軍江橋抗戰、淞滬抗戰、長城抗戰等,都是在七七事變之前爆發的。14年抗戰更加全面地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抗戰歷程。

  之前8年抗戰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賈元良表示,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七七事變爆發之後,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紅軍改編稱八路軍,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

  賈元良稱,教育是國之本,歷史教育也是中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修改教材對學生的教育,其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對歷史的看法都會起到有益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