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安居是一個風貌區最動人的氣質

2017-01-18 13:56:05|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書店、冰淇淋店……網紅店在風貌保護區集聚,看中的正是這片區域濃得化不開的情懷。但外人眼中的“情懷”,如何化作居住在風貌區內百姓內心的一份安穩和愜意?這正是徐匯區在風貌區舊改方面所做的新探索。

  市人大代表、徐匯區房管局局長盧蘊玉表示:歷史文化風貌區,更需要聚焦、改善人居環境;百姓安居,這正是一個風貌區所展現出的最動人的氣質。目前,徐匯區正按照城市更新的要求,積極探索歷史風貌區保護和利用的新途徑、新理念。在傳承歷史文化和改善民生上實現統一,在保護風貌的前提下積極改善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

  在實施風貌區住宅修繕過程中,堅持歷史風貌保護利用與改善民生相結合,重點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難愁問題,完善房屋安全和使用功能,改善和提升居住品質。在建築內部,對公共部位廚房和衛生間相關設施進行改造,解決設施設備陳舊老化及公用電線的安全等問題。同時,為合用廚房安裝統一的灶、櫃、水鬥,改善使用條件。另一方面,按照歷史保護建築的要求,對建築外部甚至整個院落及周邊實施修繕,盡可能做到“修舊如故”,宜人宜居。

  比如,復興中路上的法式老宅院落克萊門公寓,結合“五違四必”環境整治,在進行修繕的同時,拆去了院落內36處共450平方米“上了年歲”的違法搭建。院落內,除房屋外立面修繕外,還將有統一規劃的整體綠化、科學排布的車位,增設了便民晾曬設施,增加了兩處居民休息園區和公共活動空間。

  盧蘊玉舉出數據:去年,徐匯區保留保護建築修繕共計約27萬平方米,受益居民5283戶,今年計劃修繕16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038戶。

  除居住房屋外,徐匯區還關注到整個歷史街區功能開發、建築修繕、業態調整及環境綜合整治,讓居民走出院落依舊能體會到濃濃腔調。比如,開放張樂平、柯靈等名人故居和“匯展示廳”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間,對風貌區的道路進行業態調整等等。

  據透露,未來幾年,徐匯區將持續改善風貌區內的居住條件,統籌實施小區綜合改造項目和環境整治,啟動復興中路等16條重點道路整治,推進永嘉路等12條道路風貌保護修繕,建立重點區域業態管理常態化機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