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5公里濱江今年貫通

2017-01-19 11:55:49|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1月19日報道:今年,黃浦江45公里濱江岸線將實現貫通開放,這意味著,散落在母親河兩岸的明珠即將串成一條公共開放的項鍊。浦東、楊浦、虹口、黃浦、徐匯,五個中心城區將構築起一條屬於上海的黃金濱江線。濱江貫通如何踢好“臨門一腳”牽動著代表們的心,不妨聽聽他們怎麼説。

  浦東:東岸將建美術館、大歌劇院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

  上海市人大代表、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告訴東方網記者:“黃浦江東岸貫通工程對浦東來説是一場攻堅戰。實現浦東23公里濱江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任務很重。今年我們著力打堵點、連中斷點,爭取用一年時間,實現浦江東岸全線貫通。在貫通的基礎上,我們要把浦東的東岸打造成活力的空間、休閒的空間和人文的空間。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浦東東岸貫通作為區委區政府的重要工作,著力打好這場攻堅戰。”

  “浦東濱江岸線比較長,目前還有1個堵點、12個中斷點。其中,在12個中斷點上,有些橋梁的寬度比較寬,我們將努力地用裝配式、工業化等一切手段把12個中斷點連起來。”杭迎偉代表説,“東岸貫通後,首先是市民休閒、旅遊的公共空間,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進行活力與人文的提升,將會建成美術館、大歌劇院。今年的重點工作是貫通,做到成熟一段、開放一段,明年的重點工作是提升功能。”

  杭迎偉代表表示,浦江東岸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工程還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拿出打硬仗的作風,體現浦東幹部的精氣神,也考驗浦東幹部解決難題的能力。貫通開放是今年的硬目標、硬任務,新區幹部在打堵點、連中斷點的同時,還要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做文章,爭取把“最美東岸”的亮點做出來,堅決朝著做出世紀精品的目標奮鬥,讓東岸變身為“綠色的項鍊”。

  楊浦:“後工業、新百年”活化利用工業遺存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楊浦區區委書記李躍旗(徐程攝)

  “楊浦濱江2.8公里的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岸線貫通過程中,原先碰到的一些困難和瓶頸,現在已經基本得到協調和解決。我們將按照規劃設計的方案,按照‘後工業、新百年’的建設理念,希望能夠打造好‘世紀精品’,更好地實現‘還江於民’的目標,實現浦江兩岸競朝暉的新局面。”上海市人大代表、楊浦區區委書記李躍旗説,“濱江岸線貫通和開發是楊浦區今年至明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不留退路、迎難而上,舉全區之力確保濱江岸線內環以內2.8公里岸線全線貫通。在此基礎上,再向定海橋方向2.7公里岸線突破。”

  李躍旗代表透露,一期示範段(約0.55公里)已于2016年6月建成並開放。目前,船廠段規劃方案正在進行優化,計劃到2017年底前率先貫通防汛墻外側高樁碼頭、慢行通道等。“要對標一流,優化方案。對綠化、配套設施、燈光、交通等細節不斷進行打磨、優化、完善,文化項目和文化設施的選取要有獨一無二的特色。要對得起歷史,對得起楊浦百萬百姓。”

  李躍旗代表告訴東方網記者:“一百年以前,楊浦濱江是上海工業的發祥地,一百年後的今天,楊浦整個濱江沿線還有著較多的工業遺存。我們在推進楊浦濱江貫通的過程當中,希望能把這些工業遺存留下來,同時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活化利用這些工業遺存,讓廣大市民、遊客更好的感受百年文明所帶來的‘城市記憶、城市文脈’。”

  虹口:聯動北外灘打造濱江森林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虹口區區委書記吳信寶

  “虹口濱江段岸線2.5公里,是虹口最寶貴的資源。”上海市人大代表、虹口區區委書記吳信寶説,“我們堅持以貫通為先,集中精力打通高陽路、公平路輪渡站等中斷點,開放揚子江碼頭、國客中心濱江區域等斷面,進一步優化集‘漫步、慢跑、騎行、主題觀光’于一體的慢行交通系統,確保6月底實現濱江虹口段基本貫通開放。”

  虹口濱江段已建有9.27公頃的濱江綠地,是目前黃浦江兩岸中綠化覆蓋率最高的區域,已形成濱江森林形態。吳信寶代表説:“我們將圍繞‘都市森林、炫彩遊憩’主題,調整增加生態綠林、林下休閒、場地遊憩、色彩花帶等建設,為市民創造親切宜人、開放多樣的綠色生態環境。”

  虹口濱江一線曾是上海開埠之後的重要門戶,上世紀初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在這一帶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我們將做好浦江飯店、揚子江碼頭等區域歷史建築的保護和保護性利用,留住上海的城市記憶,同時我們還將規劃建設露天劇場、燈光球場、休閒娛樂等場館場地,引入‘北外灘濱江論壇’等各類文化活動,構築人文特色彰顯的濱江公共空間。”

  吳信寶代表説:“我們將堅持高標準管理,在重要空間節點處佈置公共服務設施點,推進以白玉蘭廣場為地標的北外灘核心功能區、虹口港內河沿線濱水公共空間與濱江公共空間聯動,努力提升公共配套、休閒設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水準。”

  黃浦:完善老舊設施開放世博區域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黃浦區區委書記湯志平

  上海市人大代表、黃浦區區委書記湯志平告訴東方網記者:“黃浦濱江岸線總長8.3公里,處於黃浦江45公里岸線的核心地段。按照市裏的時間表,我們必須要確保在明年底以前實現貫通。我們分了兩個階段:一是今年6月底以前,確保黃浦濱江基本貫通。把幾個主要的中斷點,像盧浦大橋、南浦大橋下面的中斷點連起來,讓市民的慢步道、健身道和騎行道能夠在6月底以前貫通。二是到年底以前,確保貫通工程邊上功能性的配套設施基本完成。儘早地把8.3公里的岸線資源向市民開放。”

  “黃浦區將分解目標、明確責任,層層落實濱江黃浦段公共空間貫通改造的重點建設項目。”湯志平代表説,“目前,濱江黃浦段已經排定四項貫通工程、一項綜合整治工程和三大景觀改造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工程,這些項目是實現貫通開放的關鍵。根據總體目標,我們將進一步分解細化各個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節點,明確項目主體、代建單位和職能部門的分工和職責。”

  湯志平代表説,“過去,黃浦段部分已經是開放的,但是沒有實現貫通的話,有些地方的利用率就不那麼高。實現貫通後,市民將能擁有更好的休閒體驗。”

  此外,湯志平代表還透露,黃浦濱江還將開放出原世博會場館區域。“這一區域在世博會的時候開放過,世博會結束後,這塊區域封閉起來了。我覺得這是一處很好的資源,貫通之後,將對原有的一些設施進行完善,再添加一些文化、體育和休閒的功能,滿足市民的需求。”

  徐匯:利用好上海最後一塊“大衣料”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徐程攝)

  “黃浦江岸線實現貫通,‘百年建設、世紀精品’的定位回應了廣大市民的期盼。”上海市人大代表、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告訴東方網記者:“徐匯濱江目前已建成3.3公里。從基本建設的工程量來看,徐匯的任務還很重。徐匯濱江涉及到4座橋梁的打通、11家央企和國企的土地收儲以及貫通國際方案的徵集。”

  方世忠代表説:“我們力爭到今年年底,確保徐匯濱江貫通,使得上海西岸成為上海新一輪發展中的文化新地標。徐匯濱江建設立足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標準的管理。我們的基本原則就是規劃引領、文化先導、生態優先、科創主導。我們特別重視徐匯濱江生態空間、公共文化空間以及休閒空間的開放。”

  “徐匯濱江岸線是上海最後一塊‘大衣料’,也是徐匯‘十三五’期間發展的重點區域和動力源頭之一。”

  方世忠代表指出,全區上下將加快推進各項工作落地,打造高雅、活力、和諧的市民公共活動空間。,一要強力推進重點項目。要堅持“一地塊一方案”的原則,加強與被收儲方的溝通談判,加強與市級部門的對接協調,儘快制定形成各個重點項目的具體談判收儲方案。二要精準掌控開發進度。要堅持嚴格按照節點加快建設,通過分析研判,結合地塊實際情況,逐一列出方案制定與收儲騰讓的具體時間節點,形成工作推進的整體任務計劃。三要持續優化功能佈局。要堅持規劃先行,圍繞建設服務於市民健身休閒、觀光旅遊的公共空間和生活岸線完善的目標,不斷深化完善徐匯濱江的空間佈局,讓濱江開發建設成果惠及廣大市民群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