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首評“互聯網發展十大亮點” 互聯網安全居首

2017-01-22 15:08:2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上海市互聯網協會昨天發佈“2016年上海互聯網發展十大亮點”,包括上海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台啟動、上海市推廣互聯網+停車方式等。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本市首次評選“互聯網發展十大亮點”,經歷了信息採集、專家篩選、網民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

  最終入選“十大亮點”的是:

  一、上海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台啟動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于2016年7月17日正式啟用。據了解,今年投入試運行以來,該中心平臺已成功勸阻潛在被害人2.8萬餘人次,勸阻數同比上升1763.7%;緊急止付資金賬戶146個,凍結被騙資金折合人民幣7000余萬元,破案起數環比上升7.9%。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由市公安局會同市通信管理局、上海銀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等通信、金融監管部門共同籌建,深度整合警社資源,建立了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金融清算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聯合入駐,防範、打擊、治理一體化運作的實戰機制,實現了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案件統一受理、統一查詢、統一封堵、統一查處。

  二、上海市將推廣互聯網+停車方式 閔行徐匯已開展試點。 

  2016年,上海研究了一套停車平臺系統,通過信息化的“互聯網+”方式,政府通過委託第三方,將每個住宅小區具體停車需求,與小區周邊街道所擁有的停車設施做一個調查,然後建設一個全市性的停車平臺。目前,閔行、徐匯兩區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政府部門將主動把市域和政府的停車設施拿出來,利用存量解決停車難問題。市民上班後,也能通過該平臺將小區停車位交給平臺公司,從而得到以後的停車優惠。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將存量車位用活,停車平臺既能夠調動辦公樓、商業設施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解決居民的困難。

  三、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正式啟動千兆寬頻規模化發展計劃 

  2016年10月21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信)啟動千兆寬頻規模化發展計劃。這是繼2015年上海電信開展千兆寬頻示範小區試點後,正式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千兆寬頻接入服務。2016年底,上海電信完成269個小區的千兆寬頻接入,將於2018年實現千兆寬頻全市覆蓋,千兆寬頻接入用戶突破百萬級,平均接入頻寬將從目前的超過50Mbit/s提升至280Mbit/s,用戶可感知的下載速率從13Mbit/s升至突破100Mbit/s,上海也將成為首個在三年內實現千兆寬頻全覆蓋的城市。

  四、上海移動4G用戶規模突破1000萬 "提速降費"再惠民

  2016年,在“5·17”世界電信日前夕,“上海移動”公司宣佈4G用戶規模突破1000萬,相當於每兩位移動用戶中就有一人正在使用4G。截至去年5月,上海移動已經部署開通超過2.5萬個4G基站,實現了上海全市人口的完全覆蓋,並率先推出網速加倍、通話清晰度加倍的“4G+”服務,同時,上海移動還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資費下調。去年電信日期間,上海移動與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進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三年內將在浦東新區滾動投入60億元,以提升浦東新區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産業發展的參與和支持力度。

  五、上海聯通大數據再突破:發佈五大類新品 構建本土數字生態 

  2016年3月25日,上海聯通大數據産品發佈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隆重舉行,全面展現其大數據能力,以及在金融徵信、客戶管理、精準行銷等應用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在大數據外部業務創新方面,上海聯通著重介紹了目前其對外合作的大數據産品:數字軌跡、數據超市、智慧徵信、精準行銷、行銷開關産品。這五大類産品可廣泛應用於實時廣告競價、金融、保險、理財、交通、廣告、零售等多個領域,為行業客戶帶去更為簡潔、高效、實時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六、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成立

  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黃浦區正式掛牌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業監管的新方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並非所有平臺都能加入,準入門檻不以平臺成立的時間長短、規模大小作為評判依據,協會關心的是安全性以及合規性,對每一家申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做了嚴格的審核。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近年來隨著平臺數量的增加,出現一些違背監管要求的市場行為,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此次中國互金協會的成立,給行業帶來了正能量。

  七、針對去年1.74億用戶遭攻擊,上海發佈移動互聯網安全標準

  2016年9月20日,第三屆中國信息安全用戶大會論壇上,上海市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應用軟體漏洞遭受惡意程式攻擊的境內用戶高達1.74億戶。移動應用安全隱患和標準空白給其發展帶來挑戰,信息洩露、惡意扣費甚至資金被盜等事件時有發生。鋻於此,上海市率先發佈移動互聯網安全標準:《移動互聯網應用軟體安全通用技術規範(試行)》,從技術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保護移動互聯網用戶個人敏感信息。

  八、上海推出“互聯網+科技服務+創新券”新型科技服務模式

  對於企業而言,在進行創新之際,總是會遇到運用哪一種科研儀器、去哪一家科研機構進行檢測的問題,這一過程費時費力。如今,如果企業手裏有一張“科技創新券”,那麼就能像逛“淘寶”一樣,“淘”到自己需要的科研儀器或者科研機構,而且還能享受到補貼政策。在上海,人們把這一新型科技服務歸納為:“互聯網+科技服務+創新券”。據統計,截至2016年,已有近千家企業使用了科技創新券,根據科技創新券補貼條件,預計最終兌現近2000萬元,上海也通過使用科技創新券的新模式,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帶動了科技服務的線上交易量達到1.06億元。

  九、發力浦東政務—上海移動打造雲安全風向標

  浦東作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在雲計算領域更是走在全國的前列。2015-2016年,上海移動與上海浦東新區政府一起通過ppp模式,啟動了全新的政務雲數據中心項目,採用雲計算技術,依託政務專網資源,為政府各個部門搭建一個統一的政務雲服務平臺,實現以“雲”的理念重新變革政務建設模式,解決傳統政務建設、運維和管理難題,提高政務建設效率和服務水準。在具體部署過程中,上海移動與浦東區政府等一起,參照國家推出的各項雲安全規範,設計了政務雲整體安全解決方案,從物理層、資源抽象與控制層、雲服務層,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不僅完成中高端系列防火牆、堡壘機、系統漏洞掃描、數據庫漏洞掃描、數據庫審計、入侵防禦等安全設備的部署,形成基礎安全防護能力,而且通過部署網閘、伺服器負載均衡、上網行為審計、WAF、Web漏洞掃描、天機-安全管理中心等安全設備和軟體,將全網安全資源建設成統一的安全能力中心。

  十、上海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三大運營商簽署“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上海聯通、上海移動和上海電信在滬簽署“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十三五”期間,將圍繞提升基礎網絡能級、推動重點産業創新、服務社會民生及建設高效服務政府等方面展開闔作,努力將上海打造成亞太領先的“互聯網+”標杆城市,推進“互聯網+”應用融合,推動現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金融貿易、先進製造等重點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在服務社會民生方面,將加快高清視頻、家庭智慧組網、綜合支付平臺等應用普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供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服務。在打造高效政府方面,三大運營商將助力上海各級政府機構進行信息系統雲化改造和集中運營,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決策,幫助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新民晚報記者張鈺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