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踴躍"嘗鮮" 中運量公交秒變觀光線

2017-02-03 10:52:28|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轉來轉去的香蕉椅,中間鉸盤上背靠背的椅子,熱乎乎的發動機……你是否記得,曾在上海馬路上行駛了40多年的老式巨龍車?自從最後一輛老式巨龍車退休以來,它們在大家的視線裏消失了12年。

  歷時一年多建設,新版巨龍車———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昨天正式開通載客試運營。擋不住市民的“嘗鮮”熱情,71路從終點站開出四五站路後,能容納約150人的車廂就已滿滿噹噹。中運量公交71路車隊隊長陳寄洲坦言,真正的考驗尚未來臨,元宵節後將見分曉。

  串起景點,巨龍車秒變觀光線

  簇新的車身,舒展紅花綢帶的車頭,懸挂中國結的車廂,71路公交車喜迎第一批客人。

  “淩晨3點就出門了,為了這輛車,我等了一年多!”家住浦東金橋的邢一凡是公交發燒友,在上南中學讀高三。他乘坐339路轉隧道夜宵線,在4點半抵達71路延安東路外灘終點站,“趕上了5點半的首班車,很激動!”

  住在水電路的李翔出門更早,因為在71路的另一個終點站申昆路樞紐站,首班車淩晨4點半發車。不過,他沒有坐車,而是和朋友開著私家車一路跟拍頭班車,之後才上車體驗。李翔説,巨龍車的回歸讓人期待,這是上海公交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細心的發燒友在車門上方發現了可以統計客流量的客流機,這可以為今後優化發車班次和頻率提供基礎數據。

  “車身寬,位子舒服”“聽説車子很穩,專門有一根道”,市民們在車上興奮地議論。早上8點半,71路申昆路樞紐站人頭攢動,七成以上是老年乘客,都説是特地來坐一坐,體驗一下。乘客的目的地大多選在豫園、西藏中路、外灘,觀光、“嘗鮮”一舉兩得。從申昆路樞紐站到外灘,全程17.5公里用時約75分鐘。

  一路上車輛出站、起步、行駛、停靠、進站,乘客們反映沒有普通公交那種不知油門輕重的“趕路跑法”,只是在上下車時車輛與臺階間的縫隙要注意,以免踩空摔傷。

  預計每天載客3萬人次,運能運量將適度調整

  中運量的誕生,對老百姓來説,會帶來乘車習慣的改變;對公交司機來説,則需要適應新車,熟悉線路和駕駛規範。

  對於出車前的檢查,駕駛員們尤為細緻認真,檢查繩箱的鬆緊度,確保拉伸自如、架空線一步到位。駕駛員主要負責駕駛室、車況和機械系統安全,隨車還會配備一名乘務員,在車廂裏走動巡視。雙方各司其職,保障每輛車平安出行。車上配備救生錘、滅火器,乘務員每天檢查這些設備以及燈光、車門,到站後會一程一檢,一層一掃。車輛進站停穩下客後,保潔人員立馬上車清潔車廂。

  乘務員告訴記者,第二班車的客流明顯比首班車增加許多,人一多,就會暴露問題。比如很多人分不清71路的兩種運營模式:全程線,申昆路樞紐站—延安東路外灘;區間線,申昆路樞紐站—黃陂北路,又比如不了解上下客門———全程車為前、後門上車,中門下車;區間車為前門上車,後門下車。因此客流一度混亂,乘務員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引導秩序,提醒市民注意安全,站臺上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也忙碌地組織排隊,以免發生客流對衝,同時勸阻過往行人不要亂穿馬路。

  談及新71路將面臨怎樣的客流考驗,陳寄洲表示,試運營首日有52輛車投入運營,共478個班次,今後每天的客流量預計在3萬人次左右。不過,由於尚在春節假期,道路上車流量不大,等正月十五一過,路面車流量恢復常態後,那時才是真正考驗的來臨。71路將根據實際情況對運能運量進行適度調整,努力使之達到最優狀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