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精心保護歷史文脈 用心留存文化記憶

2017-02-06 08:10:1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以城市更新全新理念推進舊改,牢牢把握兩條原則

  第一,要從“拆、改、留並舉,以拆為主”,轉換到“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第二,在更加注重保留保護的過程中,要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條件。要抓緊研究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實實在在落實最嚴格的歷史建築和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要求,保護好上海的歷史文脈和文化記憶

  2月3日,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前往黃浦區老城廂和靜安區老閘北和老靜安部分區域,實地調研本市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工作。韓正説,歷史文脈要精心保護、文化記憶要用心留存,上海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保留保護更多歷史建築,保留保護更多成片的歷史建築風貌區。要以城市更新的全新理念推進舊區改造工作,進一步處理好留、改、拆之間的關係,處理好歷史建築保留保護與改善舊區居民居住條件的關係。

  上午,韓正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尹弘一行來到黃浦區老城廂歷史風貌保護區。老城廂是上海本地文化的“搖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區域內有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和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韓正走進尚文路133弄,這裡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黃浦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龍門邨”。1865年,清代江蘇巡道丁日昌在此創辦了龍門書院,即現在上海中學的前身,龍門邨由此得名。龍門邨佔地面積逾23畝,共有76幢建築,建造于1905年至1934年間,其中獨立住宅6幢、新式里弄住宅68幢、舊式里弄住宅2幢,每一幢建築都不相同,西班牙式、蘇格蘭式、古典巴洛克式以及中國江南民居,被稱作“微縮的萬國民居群”,中西方古典藝術裝飾細節展現著歲月的溫柔之光。韓正沿著龍門邨一路察看,不時停下來聽取歷史建築保護情況介紹。龍門邨雖然歷史厚重,居民眾多,但管理得井井有條,已是上海文明小區、造樹綠化百佳里弄、上海市消防安全小區。韓正專門走到里弄深處的居委會看望基層幹部,祝大家新春吉祥。

  安康苑位於靜安區老閘北區域,建造于1910年代,以一級舊裏為主,是“老北站”地區非常有特點的石庫門里弄居住與商業集聚地,共有13處歷史保護建築,其中吳昌碩故居、梁氏民宅是市級優秀歷史建築,另有10處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該地塊是本市體量較大的舊區改造基地,目前正在實施動遷。

  韓正走進山西北路551弄康樂裏潘氏住宅,與居民們交流。4號的主人在這裡居住了近70年,他們告訴市領導,房子老了居住環境實在不行,大家非常希望改善,但是老建築充滿著歷史,建築格局和裝飾細節蘊含著許多文化典故,如果拆掉非常可惜。山西北路457弄61號是清末民初建造的梁氏民宅,磚木結構,清水青磚墻面並以紅磚裝飾細部,入口為中式宅門加西式裝飾,整座建築中西合璧,是市級優秀歷史建築,目前已有保護計劃。

  素有“海上第一名園”之稱的靜安區張園,地處南京西路風貌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清末民初老上海三大私家園林之一,是近代各式花園洋房和里弄建築的博覽園。區域內有13幢優秀歷史建築,多處納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還有部分規劃保留歷史建築,靜安區正在研究保護性改造和修繕工作。張園目前有居民1176戶,許多是老人。韓正邊走邊聽,不時停下來與居民們打招呼,詢問他們的居住情況,還走進居委會助餐點,察看老人用餐服務,聽取居委會幹部的情況介紹。

  整整一個上午,韓正馬不停蹄邊走邊看,聽取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關於全市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的情況彙報和下一步工作計劃。韓正説,要以城市更新的全新理念推進舊區改造工作,牢牢把握好兩條原則。第一,要從“拆、改、留並舉,以拆為主”,轉換到“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第二,在更加注重保留保護的過程中,要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條件。要抓緊研究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實實在在落實最嚴格的歷史建築和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要求,保護好上海的歷史文脈和文化記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