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2月16日電(陳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生”還是“不生”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去年二孩在出生人口中的佔比超過了45%,在魔都上海,據調查顯示,有生育二孩意願的家庭卻不足三成。
而有一些家庭快馬加鞭,已經迎接了二孩的降臨。隨著孩子的成長,這些小家庭的生活故事成為二孩家庭的一個縮影。近期,記者走進部分二孩家庭,看看如今他們生活裏的喜怒哀樂。
生活慢下來 親情更緊密
出生於1980年的白小姐,在聽到“全面兩孩”後喜出望外。
她跟丈夫都不是獨生子女,從小成長在大家庭裏,有著手足陪伴的快樂,因此政策一齣爐,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要了二寶。
在二寶出生之後,家裏老人難免體力難支,白小姐聯繫了仲介準備找個住家阿姨搭把手。
“你都不知道來我家面試的保姆有多奇葩!”白小姐在朋友圈吐槽,“竟然還有穿著高跟鞋黑絲襪來面試的,我讓她蒸條魚吧,她直接甩給我説不會,一天試工下來,真不知道我是保姆還是她是保姆。”
一輪面試下來,白小姐並沒有找到一個稱心的住家阿姨,“我覺得她們不夠週到,好不容易有個不錯的,高中學歷,一個月收16000,嚇死了。”白小姐坦言,“把孩子交給別人我就是放不下心”。
比起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只生不育,把孩子交給老人、交給阿姨看,生完二寶的白小姐屬於每一細微處都要親力親為、格外操心的那種媽媽。
“她那麼小、那麼柔弱……”比起當年生老大的時候的少不經事,白小姐的母愛流露的那麼自然,“我不能不管她。”白小姐為此辭職自己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不後悔嗎?你可是奮鬥了十年來的職場的今天。”聽説白小姐辭職,閨蜜圈嘰嘰喳喳,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你這麼一放棄,以後要再入職場,又要重新開始了。”
白小姐説不後悔,一辭職,朋友圈的畫風也完全變了。
以前發的都是行業動態,現在都是寶寶動態;以前發的是雞湯成長文,現在發的是寶寶育兒經……一個職場女強人的畫風驟然變得溫潤如水。
以前朋友們跟白小姐視頻的時候,挺難,她不是活躍在香港或者美國出差,就是在加班趕deadline,現在找白小姐視頻,更難。
一次跟白小姐視頻,她正在廚房舉起手機跟我説話,背後是老大和老二滿客廳的跑,説時遲那時快,老大和老二不知道因為什麼不和,老二一巴掌扇到老大臉上。
我説:“天啦,你孩子在打架!”
白小姐特別淡定的説:“老二脾氣暴躁,隨她去吧,我們繼續説,一會我再去管教。”
“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淡定了?”
“管不了那麼多啊,小朋友天天在一起打打鬧鬧很正常啊,讓他們自己處理。我現在覺得父母真心不容易,現在父母來幫我,我真的是特別感恩。”
每個週末,白小姐的先生開著七座車帶著全家老小祖孫三代一同出遊,因為跟孩子、跟父母的朝夕相處,不僅僅是陪伴孩子,白小姐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特別親密,而從少小離家上大學到工作十年,白小姐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説實話,要不是因為回家帶孩子,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父母在一起。也體會不到他們為了我花了多少心思,有多麼的不易。”
“我從沒想過有這樣的生活。錢,以後可以慢慢賺,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很感恩二寶的出現,我覺得生命很充實,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也重新認識了父母。”陽光灑在白小姐臉上,折射出了滿滿的幸福。
“別人都以為我消失了。我只是多了個孩子。”
“你是把我屏蔽了?還是分組可見?”
作為二孩家庭的媽媽,劉小姐被問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因為不發朋友圈不聚會,大家都以為她消失了。
每天三點一線,上班、接送孩子、回家,二寶的出現,劉小姐説自己辦事效率比之前要高很多,工作和帶孩子都變得更有條理。
蒲蒲蘭繪本,貝樂虎兒歌,巧虎玩具......劉小姐與先生簡直對帶孩子內容瞭如指掌。每天下班回來,阿姨下班了,父母也回家了,這對年輕的父母就自己照看孩子。
“説起來你可能不信,因為我老公長期帶老大,我長期帶老二,現在我先生偏心老大,我偏心老二。”劉小姐跟記者聊起天來,“有了老二,家裏最大的變化是我和我老公,我們成熟了。”
“經濟上會比之前有壓力,但是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説,壓力才是動力。” 説起老二有沒有讓生活壓力倍增,劉小姐説:“其實老二比老大省心,老大是試驗品,帶老二都是有經驗的,容易很多,上學也是,很多學校會優先讓家裏的二孩上,也不用像老大一樣到處佔位報名了,倒是省心了很多。”
由於工作關係,劉小姐一家準備離開上海去香港定居了,她在朋友圈寫到,“我只是關閉了朋友圈功能,沒有屏蔽任何人或者分組可見,我們一家四口生活的很好,感謝朋友們的關心,現在要離開上海去香港定居了。這段時間很累,但是卻沒有像現在這樣認真活過,踏實幸福快樂,朋友們,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