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四大名校”校長配置新特色:看重“學者型”

2017-02-17 08:27:0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15日舉行全校教師大會,華東師大黨委組織部宣佈二附中校長任命,李志聰任校長,戴立益不再兼任,此前,戴立益已被教育部任命為華東師大副校長。這也是繼上海中學、復旦附中幾年前新老校長交接後,滬上“四大名校”再次更替掌門人。

  如今執掌“四大名校”的校長特點鮮明。

  一是“文理學科背景均衡”,復旦附中校長吳堅和李志聰一樣,皆為中文系出身,而上中校長馮志剛是資深奧數專家,交大附中校長徐向東則有過高校機械專業教師經歷。

  二是都屬於當校長的黃金年齡。相對於現在不少中小學“時興”校長年輕化,“四大名校”校長則沒有打“青春牌”,而是啟用履歷豐富、經驗老到、事業有成的“學者型”專業人才,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與國際接軌之舉。據悉,在國外特別是日本,中小學校長多以45歲以上為主,因為這個崗位特別需要從教的積澱與成熟的思想。如今,1959年生人李志聰是副教授,有過原上海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層幹部、華東師大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首任書記的履歷,2000年3月起任華師大二附中書記、副校長至今。1966年生人吳堅,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復旦附中,歷任教導主任、副校長、常務副校長。1969年4月生人馮志剛,是上海業餘數學學校教練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徐向東生於1965年,上海交大動力機械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參加工作,1999年調入交大附中任副校長。

  三是“校內自産校長”或成趨勢。從“四大名校”校長配置來看,過去三所大學附中都為高校空降,上中則是由市教委直接從全市遴選後派駐,而現在的上中、復旦附中和華東師大二附中則走了一條提拔本校副校長接班的路子,其優點在於這樣配置的校長十分熟悉本校本土文化,也有利於更好地傳承老校長的治校之道。這種模式會否被更多學校仿傚還有待觀察。不過,去年七寶中學仇忠海退休,朱越接位,雖然朱校長是由區教育局副局長崗位轉任的,但她也曾擔任過七寶的副校長,也可算作是“校內提拔”的一個特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