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柘公路旁的石海塘。李寶花 攝
古海塘石碑。李寶花 攝
在奉賢柘林鎮奉柘公路旁,一條長長的石海塘平行于海岸線。石海塘乍一看並不起眼,大約由四層石塊堆疊而成,高出路面一米多,如同一道防護堤。若不是經人提點,很難想像這條寬2—3米的華亭石海塘始造于雍正年間,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為了開通公路、方便居民行走,這條在發現時有4公里長的石海塘被破開了若干個缺口,旁邊就是車來車往的奉柘公路。“作為上海絕無僅有的古海塘,華亭石海塘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劉紅軍帶領團隊,對如何將華亭石海塘升格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研究。目前,他們正為衝擊3月的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實踐競賽做準備。
建造海塘已有千年曆史
在奉賢柘林鎮,修建海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當時的海塘一般都是土塘,每次潮水退卻後,人們在海灘的淤泥最高處灑上糠,再沿著糠的痕跡就地取材修建土塘。劉紅軍説:“雖然土塘容易坍塌,但為了不讓鹽潮衝擊內地,歷朝歷代只能不斷修建被衝塌的土塘。”
到了明朝期間,柘林鎮的海塘變得更為重要。除了防浪,還擔負起了防禦倭寇的特殊使命。由於海塘抵禦倭寇的特殊性,明朝時首次將海塘修建為石塘。雍正三年(1725),更是將海塘內移,西起漴缺,經朱家、馮橋、營房至華家角與裏護塘相接,全長約8.6公里。為了“一勞永逸,永垂久遠”,雍正帝派俞兆岳全權管理海塘工程。俞兆岳接任後,改進原來設計,在條石之間用鐵筍鐵銷上下左右連結,塘身都選用結實的青石和花崗石。雍正時期修建的石海塘,正是今天我們在奉柘公路上看到的古海塘。記者在奉柘公路海灣公路路口看到,“華亭古海塘”的石碑赫然在目,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詳細記述了這段石海塘的由來,並顯示這裡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沿著公路向前,一些小花小草和苔蘚,從石海塘青灰色的石塊間長了出來,也年復一年地見證著這段“上海小長城”的滄桑。不過,由於石海塘目前尚未進行成規模的旅遊開發,車輛只是從這裡呼嘯而過,很難吸引遊人駐足停留。
據介紹,在石海塘中埋鐵筍、用土包石都是當時俞兆岳為華亭石海塘創新的技術。除此之外,每一段石塘上都刻有監造及施工碑記,其中兩處碑記刻有“長慶安瀾”“屹若金湯”等字樣。此外,碑記上還刻有工匠、官員姓名、施工具體負責的部分等,從監造到施工都責任到人,這一點非常值得當代建築學人思考。劉紅軍認為,正因為這些歷史和創新,石海塘完全有資格升格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隔270年才重見天日
在石海塘外包土雖然堅固,但也給石海塘加上了一道“障眼法”,將其隱藏在了地下。直到1996年春,在實施奉柘公路降坡拓寬工程中,這段包在土塘中的石海塘才得以重見天日,此時距離石海塘建造已有270年之久。露出地面的石海塘東起奉海村,西至柘林城南,長約4.5公里。華亭石海塘也成了上海郊區最具規模的古跡,人稱“上海小長城”。2002年,華亭東石海塘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奉賢一道人文風景線。
近三個世紀過去,石海塘周圍早已滄海桑田。原本是臨海而建,如今站在奉柘公路的石海塘旁向東南面望去,早已看不到大海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村莊、辦公樓和應用技術大學、上師大等幾所高校的校舍和體育館。今天的石海塘,離大海已有三四公里之遠,如果沒有專門的指引和説明,很難想像出當年憑海臨風的情景。
根據文物保護法,海塘兩側17米內的保護地帶不允許有任何建築,17米之外的控制地帶則不能有任何高大建築,這一點目前來説並未做到。未來該如何保護華亭石海塘?劉紅軍認為,可以考慮將石海塘周圍的公路和民居遷走,橫穿海塘的公路則可以通過造天橋或是地道來避讓,這樣才有可能恢復4公里石海塘的原貌。
他還提議,可以在石海塘周圍修建一座主題公園來開發石海塘的旅遊價值,比如在小型展示館內展出古代抗倭、修建海塘先賢的史料等。他設想的主題公園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應該是鄉土文化教育的載體,吸引遊客來觀賞和了解。只有不遺忘石海塘過去的歷史,才能更好地保護這座“上海小長城”,對它的出土賦予更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