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市規劃展示館辦藝術展 製作“有靈魂”的展覽

2017-03-03 15:03:18|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製作有"靈魂"的展覽 滬城市規劃展示館辦起藝術展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近日迎來開館17週年,據統計,作為國內首家以“城市規劃”為展示主題的專業性場館,該館約65%的參觀者是外國遊客,其中近九成是慕名而來的“自由行”,場館配備的導覽器至少有十種語言。

  不過,稍有遺憾的是,上海本地散客僅佔10%左右。近年來,規劃館一直在摸索和深耕適合自身特色的規劃展示藝術,圍繞與城市有關的話題為市民提供溝通交流的公共平臺,體現城市規劃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説,其實,館方更想抓住上海市民的“眼球”。

  規劃館變身“藝術世界”

  此次趁著館慶,規劃館辦了一場《未知之城》當代藝術展——站在《個人樂園》的圓球內,用感測器感知心跳;9100個五顏六色、大小不等的鏡面球體聚合,折射出《城市狂想曲》的繁光;起伏不平、顏色漸變的39根方柱,內外拼搭出《2340個洞》……以繪畫、繪畫裝置、影像等新穎的藝術形式為載體,塑造出一個奇麗世界。

  那麼,規劃館為何要辦藝術展?其實主要還是想吸引更多人尤其是本地市民走進館內,了解上海城市發展。在館方看來,藝術展就像是“誘餌”,可以把客流引向館內最專業性、最有知識性的常設展,即城市規劃展示。當然,另一方面,此次藝術展的內容與城市規劃也有一定關係,表達了藝術家對城市的思考,並期望引起共鳴。

  要讓參觀者産生共鳴

  那麼,為什麼規劃館難以吸引眾多本地參觀者?有專家認為,隨著社會文化載體的日益豐富,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場所的興趣和需求。而一些場館普遍存在定位不清、展品不精、展示手法陳舊等問題,缺乏當代人所喜愛的聲音、視頻、體驗、互動等元素。

  事實上,這幾年規劃館並沒有停留在“過去”,而是加快了常設展的更新速度:2013年新增“家在上海”展區,2014年增加“追本溯源---從歷次總規編制看上海城市發展”展區,2015年開闢“行在上海”展區,2016年增加“地質與城市發展”展區。規劃館也加大了在展示形式和內容方面的投入,“家在上海”用裝置浮雕、幻影成像、遊戲互動、視頻影片等多種現代展示形式,用門牌的形制標明“上海人家”“萬家燈火”“我愛我家”等住宅發展階段,每一欄以上海市區人口、住宅建築面積、人均住房居住面積的數據對比體現城市的發展變化,附加幾行解讀文字,更符合時下“短平快”的觀展習慣。近期,規劃館還準備推出“聊聊城市吧”欄目,初步設想每天在固定時間、地點,就某個有關城市的話題,請講解員和觀眾漫談閒聊,借此彌補常設展在互動方面的不足。

  然而,從效果來説,這些改變還沒有達到館方預期。而專家也認為,要引來更多參觀者,並讓觀眾産生共鳴,規劃館還需進一步打開腦洞、大膽更新。

  製作有“靈魂”的展覽

  更新,首先要打破慣性。國內規劃館慣用的展示合作模式在發展了十多年後已是短板畢露——專業科研機構提供展示內容,展覽公司負責布展。前者的權威性和科學性毋庸置疑,卻很難讓普通觀眾看懂;後者從盡可能吸引公眾的角度出發,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包裝展覽內容,卻會造成規劃展示學術專業性的缺失。

  其次,場館的底蘊和生命力,與其研究能力不無關係。學術研究與交流理應是城市規劃展示館的功能定位,但實際上一些場館仍在大篇幅展示城市規劃的建設成果。放眼全國,很少有規劃館具備城市問題研究的能力,因而製作不出有“靈魂”的展覽。

  第三,規劃行業還需要職業策展人,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優秀寫作能力和執行力,能將其研究成果開創性地“翻譯”成參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展覽或活動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事實證明,優秀職業策展人的確能帶來非凡效果。如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康柏堂,曾做過13年策展人,就任館長後在展陳主題、內容和形式方面頻出新招,很快使大都會躍居全球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之列。也許這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