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費與權益保護:挑戰巨大 空間無限

2017-03-07 08:30:3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發佈了本市首份《上海市老年消費狀況調查》。作為依法為消費者維權的社會組織,上海市消保委近年來積極探索維權工作的新機制和新方法,與各級專業研究機構合作對某一專題展開調查研究是我們最新的探索。

  在本市老年消費狀況調查的報告完成過程中,我們深深地認識到,上海的老年消費與權益保護挑戰巨大,空間無限,報告也形成了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和建議。  

  完善養老公共服務政策  

  養老社會保障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性制度,離開此制度就無法談老年消費的增長和保護。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擔日益加重,也對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為此,我們亟需完善養老公共服務政策。一方面要保持城市的開放性,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人口落戶上海,另一方面則可適當逐步提高養老標準。

  針對養老政策,我們以保民生、促公平、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為前提,在公共服務上可以提供更為公平和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採用政府購買與個人購買相結合的方式,以更有效的市場供給來滿足老年人的公共服務需要,讓老年人老有所依。  

  激發和保護老年人消費需求  

  在經濟發展結構上,人口老齡化將引起整體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進而引起投資結構、生産結構和産業結構發生變化,最終會影響經濟發展的進程。

  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協調統籌涉及老年産業的發展,在上海産業佈局和産業升級上充分考慮到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和需求滿足的便利性。

  要將“愛老標準”,作為新開商業機構的基本標準。有無便於老年人進出的無障礙設置、同一平面上沒有不必要的臺階或障礙物、便於老年人獨立如廁的洗手間等都應成為標配。老年消費市場需要是一個更加誠信的市場,因此在誠信市場建設上需要持續投入,在制度上確保老年人更長的“後悔期”。  

  提供適宜、優質産品與消費服務  

  未來老齡産業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可謂巨大,包括社區居家養老業、長期護理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業、醫療設備與機械産業、老年住宅消費需求和老年旅遊、教育、娛樂業等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鼓勵商家站在“中國製造”和“新消費”的高度加強對老年消費需求的研究。

  老年人在乎價格,並不是意味著價格越低越好,結合老年人越來越傾向小包裝産品的需求,價格可以有合適的調整。老年人行動速度和信息接受速度都變慢,因此在服務接待上要給予更多的耐心,語速、音量和行動節奏都要調整到老年人接受的合適位置。産品説明書和包裝應更便於老年人理解。要結合老年人的特點,給予老年人更長的“後悔期”。  

  探索老年消費者保護機制  

  龐大的老年人口意味著擁有巨大的“銀發市場”。收入預期的增長必然導致消費的增長,伴隨老年人越來越多地擁有投資性收益,老年人對金融消費領域的參與也越來越深入。

  客觀而言,老年人易接受自己所理解的産品或服務信息,也就容易受到市場各種信息的剌激、引導甚至誤導。

  因此,市消保委內探索設立老年辦,一方面將加強與政府各部門的合作,通過教育幫助老年人掌握最新的消費知識,儘量減少在未知領域的消費;另一方面也會嘗試在立法層面為老年人在市場消費領域適當增加一些可多方接受的風險免責條款,以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的消費權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