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滬戶籍老人將超530萬

2017-03-14 08:40:5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預計到2020年,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將超過530萬。“老有所養”“養有所醫”,讓每一個人都能有尊嚴地老去,是每個家庭都關注的話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發展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新格局還有哪些難點亟待破解?

  醫養之間條塊之間打破分割

  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但我國醫養結合模式進展並不迅速。“即便在上海,也沒有全面鋪開,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長期關注這一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張喆人告訴記者,上海大多數的養老院只能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一旦患病,老人不得不在醫院和養老院之間奔波。

  按理説,這一模式對“醫”“養”兩家都有好處。養老院歡迎醫養結合這一模式,它不僅方便老人看病拿藥,而且醫養結合的“招牌”也能帶來可觀的入住率。對於醫院而言,許多老年病人之所以選擇在病房裡長期“壓床”,也是為了獲得較好的醫療服務。如果“醫”“養”打通,老年病人可以流向養老機構,加速醫院的病床流轉率。

  “問題就出在沒有理順體制機制上。”在張喆人看來,我國的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自成系統,前者由民政部門管理,後者由衛生部門管理,而醫保劃撥又歸社保部門負責,這一鏈條的3個節點互相獨立,亟需統籌協調。他因此建議,各級政府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加強相關部門間的協作,儘快出臺促進醫養結合完整的産業發展規劃。此外,為避免“九龍治水”條塊分割的情況,還要健全管理機制,明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的管理部門。

  培養專業照護人才不能再等

  上海在2006年率先提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9073”養老服務發展框架。如今,“9073”已在全國推廣。

  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老年空巢困難家庭不斷增加,家庭抵禦養老風險的能力面臨極大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家庭養老的社會化、居家養老的社區化就成為大勢所趨。根據有關統計,80%的老年人都患有一定的疾病,患有兩種以上疾病的佔43%,三種疾病以上佔21%,生活不能自理的超過3%。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賈偉平認為,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對於醫和養的需求側重點不同。60歲到75歲的“樂老”階段,特徵是“以養代醫”,老年人的開支主要不是用在吃藥看病上;第二階段是75歲到90歲,這期間要“以醫代養”。

  賈偉平認為,養老産業未來最大的挑戰是怎樣構建一個社會教育的支撐體系,能夠培養更多的全科醫生、老年科醫生和長期護理的人才。目前,我國老年醫療、護理、康復機構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品質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口不斷增長的多元化需求。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老齡護理人員存在“三高三低”的情況:地位低、工作強度大;薪酬低、流動高;技能低、年齡大。從事養老護理的大專以上學歷的不到整個養老機構人員的1%,30歲以下的人也不到1%。

  “加強培養高素質照護人才不能再等了”。張喆人建議,要將全科醫學、老年醫學、養老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與養老服務結合起來,政策上完善與之相適應的薪酬分配機制,鼓勵更多人才投入到養護隊伍中。

  引社會參與形成開放産業鏈

  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剛認為,養老必須走政府主導、政策引導、社會力量介入、全社會共同支持的路。

  從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推出一種新的養老服務設施——“長者照護之家”。這樣的迷你養老院採用小區嵌入式設置,便於子女探望,讓老人在熟悉的社區環境裏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海將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城市化地區各街鎮長者照護之家全覆蓋。

  社區養老機構的出現解決了居家養老的部分難題,但要真正實現醫養結合,提升養老的專業化水準,必須吸引大量社會機構參與養老事業。“社區養老的問題在於,老人過於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應,也就不能培育養老産業鏈。”沈志剛建議,上海可以試點建設“養老休閒生態小鎮”,打造社區型養老産業。

  “一方面,這些地區需要以生態建設為主要任務,不適宜進行大規模工業開發;另一方面,養老産業生態無污染,又可以帶動休閒、旅遊、娛樂、文化創意等産業,使農村土地價值得到提升,當地農民的收入得以提高。”沈志剛説,“養老小鎮”可以根據老人需求,提供不同價格的老年公寓,老人可以與朋友一起結伴養老,子女可以在小鎮上休閒度假,不定時地陪伴老人,形成一個“養老生活圈”,各种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也可以在這裡提供專業化的醫養服務産品,形成一個開放的産業生態鏈。(記者王志彥洪俊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