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1日)10時14分,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接到舉報,有市民反映,黃浦區某門麵店無證現制現售蛋糕和大餅,要求查處並給予回復。話務員將舉報信息錄入12331投訴舉報平臺,經初步核查,不到10分鐘,這則舉報信息就被分派到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進行後續處理。如果舉報查實,並符合舉報獎勵辦法的規定,舉報人將得到獎勵。然而,記者在平臺頁面上看到,這位舉報人選擇了匿名舉報,即舉報人不署名或不提供其真實姓名、名稱,也未提供其他能夠辨別其身份的信息和聯繫方式,使監管部門無法與之取得聯繫。這也意味著,這位舉報人很可能得不到舉報查實後的獎勵。
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主任沈若青介紹説,去年,上海12331熱線受理的投訴、舉報、諮詢多達116643件,其中舉報有22668件,佔到總數的19.43%。各類舉報中,最終舉報人選擇匿名的比例較高,約佔兩到三成。
各類投訴舉報中,無證照生産經營食品、餐飲環節問題、食品流通環節問題,是“火力”最集中的3個方面。
除了匿名舉報,還有不少舉報人選擇隱名舉報,即舉報人不提供真實姓名或名稱,但提供了其他能夠辨別其身份的代碼,如身份證縮略號、電話號碼、網絡聯繫方式等,使監管部門能夠與之取得聯繫,給予獎勵。沈若青透露,近幾年,有400多名舉報人選擇隱名舉報,不少舉報人自稱是內部人士,也就是“深喉”,舉報內容與違法事實基本甚至完全相符。
“去年發放給舉報人的相關獎勵金額超過70萬元,其中兩筆超過10萬元,都來自‘深喉’的舉報。”沈若青透露,金額較大獎勵對應的舉報,主要針對的是添加違禁物質、修改生産日期、生産加工“回爐食品”等違法行為,這些違法行為往往較為隱蔽,如果不是內部人士舉報,較難被及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