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規劃編織市民健康網

2017-04-12 11:42:47|來源:新華社|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上海4月11日電(記者仇逸、龔雯)不僅關注個人的長壽和生命品質,更關注人群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素養;不僅聚焦防病治病,還涵蓋食品、環境等經濟社會各領域健康因素……《“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日前發佈,把健康融入萬策,構建社會、環境、人群健康和諧的“健康城市”。

  徵求意見稿立足於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推進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改善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外來人員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體現了促進公平的原則;共有22個主要指標,包括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主要食品安全總體監測合格率、受污染地塊及耕地安全利用率等。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到2030年,家庭醫生成為上海居民健康和衛生經費的守門人,每千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0.5人左右,經過規範化培訓的比例達到80%以上。推進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建立統一的基本醫保制度,探索以家庭為單位的醫療保障機制;到2030年,上海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0%。

  徵求意見稿還明確,把健康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範疇,作為對學校評估的重要內容。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兒童青少年健康所副所長羅春燕表示,從政府到學校,從老師到家長,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一把“健康傘”。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廣泛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綱要;通過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工作計劃對綱要目標和任務進行細化;要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考核指標,建立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為把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紮實的健康基礎。

  人口深度老齡化和國際化,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因素影響……面對挑戰,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健康城市建設,自2003年以來,連續開展五輪健康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至2017年期間著力推進“科學健身、控制煙害、食品安全、正確就醫、清潔環境”等市民行動,2016年11月成功承辦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

  健康社區、健康校園、健康單位……全方位、全週期促進人群健康的成果正在上海悄然顯現。一個油壺、一把鹽勺、一卷尺子,已成為許多市民家中的生活必備物。上海市已累計建立2.6萬餘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先後有逾44萬名市民參與活動。根據徵求意見稿,到2030年,上海參與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人數達到120萬人;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6%,市民體質監測達標率達到96.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