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面約390公里之外的太空中,剛剛將“快遞”送達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天舟一號,正在開啟中國載人航天的“空間站時代”。今天,春風吹拂的地面上,我國迎來了第二個“中國航天日”。
今年,“航天創造美好生活”的航天日主題,旨在讓尖端的航天技術、崇高的航天精神以更親民的姿態,摘下高深的“光環”,走進日常生活,走進更多普通人心中。在上海,航天精神正隨著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飛入尋常百姓家,滋養著城市的創新靈魂,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不斷注入創新的文化自信。
“哇!這是真的火箭!”這兩天,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火箭總裝車間接連迎來了十幾個中小學生參觀團。當神秘威武的火箭真實出現在眼前,孩子們興奮地叫出了聲。
作為今年滬上“中國航天日”的一項主要科普活動,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與上海市宇航學會攜手,讓更多市民走近火箭、衛星等航天産品,從親眼所見中體會航天工程的精誠協作與精益求精。
上海航天已走過了56個年頭,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神舟系列飛船、“玉兔號”月球車……中國航天的“星、箭、彈、船、器”處處皆有“上海智慧”。“上海的航天文化一直十分深厚。”上海市宇航學會科普主管劉霄介紹,早在1995年,上海就開始舉辦航模競賽,在中小學生中普及航天知識,後來又拓展出航天知識競賽、繪畫比賽、太空種子育種競賽等。他説,通過競賽,我國最新的航天科技進展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一顆顆“熱愛航天”的種子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昨天上午,在錢學森圖書館,“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與滬上青少年進行了一場題為“下一站,月球”的對話。在近兩個小時的對話中,他一次次鼓勵孩子們要靠自己:“獲取尖端技術這件事,除了自己咬牙幹,沒人能幫你。”
事實上,為了嫦娥探月工程,我國在前期準備了足足35年。最終,當中國獲得高清月面圖、探明未來清潔能源氦-3的儲量時,全世界都記住了中國的“嫦娥”———2016年1月,國際天文學會聯合會正式批准“嫦娥三號”著陸區四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為“廣寒宮”“紫微”“天市”“太微”。中國航天帶動的不僅是高技術和科學新突破,更樹立了強烈的民族自信,亦收穫了來自世界的文化認同。
正因如此,航天英雄們在繁忙的訓練之外,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與公眾的交流互動中。就在上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先後走進復旦、上海交大校園,寄語學子“做最好的自己,接受祖國挑選”。本週三,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也將攜手北斗衛星産業化推廣領頭人王淑芳,走進復旦大學吳文政報告廳,以女性特有的視角和方式與大學生們暢談心中的航天夢。
天氣預報的數據來自氣象衛星,汽車出行有北斗導航的指引,實踐十三號升空使飛機高鐵上網不再是難題……中國航天在追星奔月的同時,正不斷將創新成果與百姓生活“交會對接”。
到2022年,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邁入“空間站時代”的中國人,將以更開闊的心胸、更遼闊的視野,創造美好的生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