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院冷門崗位上的“牛人”:“切肉”判病準確率99.5%
病理科團隊是病人“看不見”的醫生
東方網通訊員顧卓敏、記者劉軼琳5月3日報道:他們不是廚師,工作臺卻如同灶臺,冰箱、烤箱、廚具配備齊全;他們不是法官,卻每天都在斷案,而且不能讓“冤假錯案”發生——他們是一群病理科醫生。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就有這樣一個資深且專業的病理科團隊,一年45000例常規病理報告、早八點到晚八點的工作時長、人均每天400-600張切片病理診斷、99.5%的診斷準確率……而這一切都是“關起門”做的,對於病人來説,或許僅能從病理報告上的一個簽名感受一二。
50%的診斷從“切肉”開始
走進六院病理科的大門,一個類似傳送帶的裝置首先映入眼簾,而每隔十來分鐘,就會有一個綠色圓桶“掉落”。——“這是從手術室傳輸過來的‘最新鮮’的人體組織。”病理科主任張惠箴介紹,很多是術中冰凍切片,需要他們在30分鐘內給出病理結果,幫助手術醫生確認下一步的手術方案。
如何將新鮮的人體組織變成一般意義上的細胞切片,這就是病理科醫生要做的第一道工序:大體取材。一個小小的取材臺,上面時刻擺著三塊乾淨砧板,尺子、剪刀、鑷子等工具整齊擺放著……戴上防毒面具,配上話筒,取材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為了不發生“冤假錯案”,仔細尋找每份標本的秘密成為了病理科醫生的必修課。“一份準確的病理診斷報告有50%取決於大體取樣的精確性。往往送來的樣本有手指這麼大,但其中有癌變或者結節的部分只是一個條塊,你只有‘認識’它,才能正確取樣,要根據患者臨床診斷報告上的信息切到關鍵部位,不然很可能切的都是無用組織,根本不能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從事病理科工作已有30年的張惠箴主任坦言,剛工作那會兒,接觸這些剛離開人體不久的器官組織,看著從臟器內清理出的污物,“不適應”是難免的。但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這就是必須克服的一道心理屏障。
他們每天做著“人命關天”的事
福爾馬林浸泡之後的人體組織散發著刺鼻氣味,更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每天100多樣,有海綿狀的肺,有斑斑點點的甲狀腺,也有夾雜惡臭的腸道……張惠箴説,或許手術後的人體組織都是廢棄的,但在取材醫生看來這是診斷病情最有用的寶貝,裏面藏著的是病人最真實的病情。
“2.5乘2.5乘0.3……”這是“切肉”醫生之間的對話,一般人聽不懂,意思是按照長寬2.5釐米、厚0.3釐米的規格從中切下“肉塊”。這看似是粗活,實則是個精細活,對此張惠箴主任笑言,病理科醫生各個都是廚藝高手,“刀功”更是了得。
每次取材,都有一名醫生和一名技術員搭檔完成:醫生取材,技術員記錄。取材臺上的一台顯示屏和記錄信息的電腦相連接,取材醫生可以直接看到患者病情信息和同伴記錄的內容。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病理科醫生而言,僅憑肉眼取樣就能把“善惡”辨別七八十分。而後,經過冷凍、染色、烘乾,一張成本細胞片被送到了顯微鏡下。如果患者病情複雜,還要有多名專家醫生予以會診,最後作出一份詳細的病理診斷報告。
“病理診斷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方案的制定以及術後治療方案的選擇,所以説病理醫生做的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據悉,六院病理科實行三級閱片制度,即初診、復診以及疑難病例討論,全面保證病理診斷的準確性。“一個人判斷不準,全科討論;我們院內拿捏不準,請全上海的專家來會診。病理診斷無關個人面子問題,關係到的是病人後續的治療和預後。”正是抱著這樣的態度,經過幾代病理人的傳承與努力,六院病理科保持著醫療事故、責任事故零過錯的紀錄。
這是醫院“冷門”崗位
安靜、甚至是寂靜——這是病理科給人的第一感覺,很多時候與病理科醫生交流都很難感受到他們有明顯的情緒波動。而這一切都與他們所從事的工作,與他們沉靜的性格有關。“做病理科最怕的就是心浮氣躁,個人的情緒波動很可能會影響你的觀察與判斷。不像檢驗科有明確的數據參照,高了低了一目了然,病理科更多是結合臨床、實驗室檢查、B超、影像等各方面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集中精力、心靜平和才能客觀公正。”張惠箴主任坦言,病理科醫生要有這樣的本事——只要你坐在顯微鏡前,就好比身邊有堵無形墻,周邊什麼聲音都是聽不見的。
靜靜的病理科,飄散著福爾馬林和二甲苯的氣味,在普通醫護人員和市民看來,病理科是個較冷門的科室,風險高,責任大,但對於張惠箴來説,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意義。“每當被懷疑為惡性腫瘤的患者經過我們確診排除惡性後,都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像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曾經有個病人來找我,拉著我的手感謝我,但説實話我根本就不認識她。後來才知道,她是幾年前來開骨腫瘤的一個病人,她屬於是疑難性骨腫瘤,輾轉了多家醫院終於在我們這裡確診了。而她就是憑藉病理報告上我的名字找過來的。”看著多年後,病人恢復良好,張主任坦言,病人的一聲感謝,足以支撐她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