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孕22周開始産前精準干預 三個月肝臟聯體嬰成功分離
本報訊(記者顧泳通訊員羅燕倩)昨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成功分離一對肝臟聯體女嬰。出生3個月的聯體嬰,在母親孕22周時便實行産前精準干預與管理,這也是申城實現聯體嬰産前管理時間最早的病例。兒科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鄭珊教授和沈淳教授領銜的手術團隊,成功為聯體嬰實現分離。
來自江蘇的母親劉女士懷孕5個多月時産前B超發現胎兒是聯體畸形,她不忍將胎兒引産,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奔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出生缺陷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搭建的圍産期胎兒畸形診治平臺,對聯體嬰進行了個體化圍産期監護診治。結合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兒是屬於“劍腹聯體”,腹腔內主要是肝臟聯體。沈淳等專家一致認為,出生後能夠成功進行聯體嬰兒分離,不建議引産。
整個孕期內,圍産期胎兒畸形診治平臺對孕婦進行嚴密圍産監護。今年2月9日,母親孕34+1周,經剖宮産手術順利分娩出一對聯體女嬰,共重4680克,隨即通過綠色通道轉入兒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NICU)進一步治療。出生缺陷臨床中心第一時間建立包括外科、NICU、麻醉科、放射科及手術室在內的多學科團隊為該對聯體女嬰制定精準生後診治方案。經3個月的精心照料,患兒其他各項生長髮育指標正常,體重也已達11千克,超過了每人5千克以上的分離手術指徵。
昨天8時,分離手術正式開始。由整形科醫生設計皮瓣、手術切口,之後由新生兒科醫生和普外科醫生分離肝臟組織、切斷血管,最後再由整形科醫生縫合皮膚及臍部再造。整個手術持續2小時15分鐘。11時16分,聯體姐妹成功分身。
鄭珊教授介紹,手術的難點在於聯體肝臟的分離,患兒肝臟之間有異常的血管相通。醫生在術中精準找到血管,並將其切斷,未出現肝血流阻斷和手術中血管性大出血。手術中還利用計算機輔助三維成像系統協助精準手術,使醫生可以直觀了解患兒解剖結構,為手術方案的設計和改進、手術進路的選擇和優化提供了極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