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世賽摘銀落戶

2017-06-06 09:47:4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通過技能改變人生 90後姑娘世賽摘銀落戶上海

  圖片默認標題

  裝紙、裝版、裝橡皮布、配油墨、觀察印刷機……這些工序,在90後姑娘張淑萍手上,已經操作了無數遍,而正是在這反反復復之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出身的張淑萍,實現了從一名普通專科學生到上海市高技能人才的跳躍,更從全國119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的唯一參賽選手,與世界各地高手同場競技,摘得銀牌。

  她的成功,正是上海職業技能教育這棵大樹結出纍纍碩果的典型。

  現在,已經畢業的張淑萍留校擔任教師,同時也成為印刷項目國家集訓基地的教練,面對今後可能會走上世界技能大賽賽場的選手們,張淑萍傾囊相授,毫無保留,“當初我是站在師傅王東東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現在,我也要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在學校的三年,我對這裡的每一間教室都産生了感情。我如同一個孩子在媽媽的哺育下長大,有一天能獨當一面了,理應反哺親人。”頂著2013年代表全國摘得了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銅牌的光環,王東東成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史上最年輕教師”,帶著張淑萍一起訓練。

  張淑萍説,平時的王東東為人老實和善,可一上機就開始在各個環節“埋地雷”。施工單中一向是1.7的印刷密度要求,被王東東特意改成了1.5,毫不知情的張淑萍自以為完成了任務,結果被師父打了零分。“你最自信的環節,恰恰是你翻船的地方。”師父的良苦用心,張淑萍又氣又服。如今,她也學會了在培訓中給學生“挖坑”。“肯定要挖坑啊!”她介紹,賽場上只能靠選手自己操作,外部人員是不能溝通的,“我們要應對賽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果出現了意外狀況怎麼辦?所以在培訓過程中要模擬,讓選手自己來適應,不能説‘平時訓練沒遇到過’。”

  類似的“師帶徒”,在上海已逐漸推廣開來。目前,上海已有11個中職專業和15個高職院校專業成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所中職和3所高職成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

  如今,“工匠精神”逐漸深入人心,作為老師,張淑萍還是感覺到,心甘情願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技工院校的家長,並不多。“對於技能人才的重視還遠遠不夠,不過大環境在逐漸改善。”她發現,青年對於職業教育的態度正發生著轉變。一方面是因為媒體的宣傳,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年國家加大了技能人才表彰激勵力度。

  張淑萍自己就是獲益者,因為在世賽摘銀,她成功獲得了落戶上海的指標,“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和我一樣,通過技能改變人生,成就夢想。”她相信,隨著技能教育的不斷普及,一定會有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促進技能社會、技能中國的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