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內首家綜合外資醫院明年開業

2017-06-06 07:54:0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自貿直通車 | 區內首家綜合外資醫院明年開業,未來還可能用上中國醫保

  與很多中外合資的私立醫院不同,上海阿特蒙醫院不僅僅服務於高端人群,在診療價格上,該醫院將向國內公立醫院看齊,推行新的醫療支付體系,並計劃納入中國醫保。目前,該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圖片默認標題

  在外高橋保稅區五號門附近,一處建築工地目前正在加緊施工。預計明年,這裡就將誕生上海自貿區首家綜合性外資醫院——上海阿特蒙醫院。未來,這家醫院還將率先實施單病種定額付費、國際商業醫療保險對接等試點措施,成為上海醫療服務體系制度改革和創新的試驗田。

  圖片默認標題

計劃納入中國醫保體系

  上海自貿區自2013年9月底掛牌以來,醫療服務作為自貿區擴大服務業開放的重要領域,受到了境外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上海阿特蒙醫院主要投資方——阿特蒙集團,是德國醫療服務及養老服務市場的佼佼者,在靜脈血管、動脈血管、冠心病、肌骨疾病等領域保持歐洲一流水準。該醫院還以臨床效果優良與全德國病患滿意度第一,著稱於世,在德國醫院排名中,長期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規劃,上海阿特蒙醫院一期200個床位以骨科專業醫療服務為核心,包括門診、急診和住院服務,同時建立獨立影像中心與第三方檢驗中心,預計最快明年三季度開業。二期250張床位,計劃建設心血管疾病中心等,二期將於2020年投入運營。

  外資醫院進入中國,憑藉的不僅僅是領先的診療技術和優質服務,還有先進的管理模式。記者了解到,上海阿特蒙醫院將率先試點單病種定額付費(DRG)系統。簡單來説,就是一種病收費總額可以事先鎖定,超出部分在符合相關條件下,由醫院承擔。

  DRG系統在德國自2003年起開始推廣,德國阿特蒙醫院當時就曾參與早期試點。作為上海阿特蒙醫院的合作夥伴,外高橋醫保中心主任張嘉瑞認為,對病人而言,DRG系統將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在固定的診療費用下,如果病人出現並發癥,治療成本仍由醫院承擔,這樣醫院和病人的利益綁定在一起,病人診療效果越好,醫院成本就越低。”

  與很多中外合資的私立醫院不同,上海阿特蒙醫院不僅僅服務於高端人群,在診療價格上,該醫院將向國內公立醫院看齊,推行新的醫療支付體系,並計劃納入中國醫保。目前,該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圖片默認標題

國際化直採降低醫療成本

  除了先進的管理服務體系外,外資醫療機構另一張“王牌”,就是引進國際上先進的醫療設備。記者獲悉,上海阿特蒙醫院計劃引進目前國際最先進的PET-MRI(全身掃描+核磁共振),這套影像設備不僅對人體損傷小,測量準確率也精細到微米級。

  據阿特蒙方面介紹,基於德國阿特蒙集團的既往經驗,上海阿特蒙醫院將通過國際化直接採購方式,來引進這些高端醫療設備,以此壓縮成本,醫院同時希望充分利用自貿區保稅等政策優勢,降低醫療成本,最終回饋普通市民。

  未來,上海阿特蒙醫院還將與外高橋醫保中心、仁濟醫院以及其它醫療機構合作,逐步提供中西醫結合的高端醫療服務,將醫療學術最前沿的技術和診療方法與臨床結合。“我們雙方將推出醫護人員雙向註冊,兩家醫院將進行廣泛的國際化交流。” 張嘉瑞説。

  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推出了一系列擴大服務業的改革措施,比如按照我國之前的規定,外籍醫生在國內執業時間只有一年,目前已經延長到三年。隨著這項改革措施逐步落地,境外優質醫療資源有望加快進入國內市場。業界認為,在自貿試驗田上“開出”的這所外資醫院,或將通過一系列創新試點,帶動國內探索出一條具有國際水準、符合中國特色、多種市場主體參與的醫療服務新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