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2017-06-08 09:05:15|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上升(讀數·發現經濟運行的軌跡)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回穩向好勢頭

  圖片默認標題

   製圖:李姿閱

  本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王觀)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36億美元,較4月末小幅上升240億美元,增幅0.8%,連續第四個月出現回升。今年1月,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此後開始連續回升。

  以SDR(特別提款權)計價,5月末外匯儲備為22058億SDR,環比減少39億SDR。5月末黃金儲備為5924萬盎司,與4月末相同。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5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回穩向好勢頭,外匯供求繼續處於基本平衡狀態;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波動,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産價格有所上升。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推動了外匯儲備規模的回升。

  這位負責人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出現了品質提升、結構優化、後勁增強、動能壯大、空間拓展等更多積極變化,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的因素進一步增多,經濟穩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穩健。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相對平穩,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受此提振,居民和企業的購匯行為更加趨於理性。

  “外匯儲備回升主要得益於匯率估值因素影響,真正因資本流動改善對外匯儲備的影響相對較小。”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分析,5月,美元指數震蕩下跌,歐元、日元對美元匯率均不同程度上漲,粗略估計,僅非美貨幣升值對外匯儲備貢獻達190億美元左右。此外,美國、歐元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債券價格上升也對外匯儲備有一定貢獻。

  據了解,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5月發佈消息稱,考慮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因子。逆週期因子根據宏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動態調整,有利於引導市場在匯率形成中更多關注宏觀經濟等基本面情況,使中間價報價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國經濟運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實地體現外匯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中納入逆週期因子,使得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完善,當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超過1%,人民幣貶值預期逆轉或將使結售匯由逆差轉為順差,形成外匯儲備增加。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短期內有助於提振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資本流動形勢繼續改善,推動外匯儲備回升。”劉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美元指數跌破97中樞價位後存在技術反彈可能,加上6月中旬美聯儲議息會議可能公佈未來加息及縮表路徑、英國大選仍存在不確定性、近日卡塔爾遭多國斷交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等因素影響,均可能制約美元指數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因此,6月匯率估值對外匯儲備貢獻度可能有所下降,成為制約外匯儲備回升的主要因素。

  往前看,溫彬認為,預計未來數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保持穩定,外匯儲備繼續小幅增加。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我國經濟發展潛力足、韌性強、迴旋餘地大,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將繼續鞏固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隨著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效果繼續顯現,將進一步鞏固跨境資金流動平穩、均衡發展的基礎,推動外匯儲備規模趨於穩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