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靚麗估值穩定 中概股吸引力攀升

2017-06-28 09:45:59|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近日,隨著股價大漲,京東與百度的市值差距不斷縮小。今年以來,除了百度股價表現低迷外,阿裡巴巴、騰訊控股、京東、網易四家中國互聯網企業股價大幅上漲,並先後創出歷史新高。同時,在業績的強勁支撐下,上述四家互聯網企業的估值保持穩定。業內人士指出,中概股紛紛大漲,境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認可越來越高,隨著A股並購重組、再融資、減持等新規的陸續出臺,中概股意圖跨境套利回歸A股的現象有望式微。

  業績猛增保持估值穩定

  在剛剛過去的“618”購物節中,京東表現搶眼,從6月1日到6月18日,京東全平臺交易額達到1199億元,累計賣出商品超過7億件。受此影響,北京時間6月19日,京東股價大漲4.11%。截至北京時間6月27日收盤,京東股價達到43.08美元/股,不但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也達到611億美元,與近期股價表現相對低迷的百度差距只剩8億美元。

  實際上,今年以來,除了百度表現相對低迷,年初以來只上漲8.55%之外,阿裡巴巴、騰訊控股、京東、百度、網易的股價均實現大幅上漲,並先後創出歷史新高。其中,阿裡巴巴上漲62.54%,騰訊控股上漲52.17%,京東上漲69.34%,網易上漲49.95%。

  特別是阿裡巴巴和騰訊控股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在發佈2017財年業績後,阿裡巴巴對外表示:“在收入、盈利、現金流等核心指標上,阿裡巴巴已全面領先騰訊控股。”而隨著今年股價的大幅上漲,兩者在“亞洲第一市值上市公司”的爭奪上你來我往,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大盛景。目前,阿裡巴巴市值高達3610億美元,騰訊市值高達3500億美元。

  上述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強勁表現,與美國互聯網巨頭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相比更勝一籌。今年以來,FAANG的估價表現雖然同樣搶眼,但依舊不及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表現。其中,年初以來,Facebook上漲33.5%,蘋果上漲26.97%,亞馬遜上漲32.55%,Netflix上漲27.22%,Alphabet上漲22.67%。

  今年以來,上述中國互聯網企業保持估值穩定。目前阿裡巴巴、騰訊控股、京東、網易的估值分別為57倍、52.2倍、-158.7倍、22.2倍。相較而言,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與Alphabet的估值為39倍、17倍、184倍、201倍、32倍。中國四大互聯網企業估值的穩定,源於快速增長業績的強勁支撐。即使阿裡巴巴和騰訊控股的估值隨著股價的大漲已相對較高,但華爾街日報此前援引 分析師評論稱,像騰訊和阿裡巴巴這樣的公司,儘管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卻仍實現著40%甚至50%的利潤增速,在這種情況下,享有更高的估值也合情合理。

  以騰訊控股為例,中信證券在比較了全球主要科技巨頭的利潤和估值情況後認為,騰訊的凈利潤從2009年的8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4.4%,增速僅次於蘋果。考慮到騰訊已經進入到新一輪的變現週期,手遊業務的高景氣度將帶動公司業績進一步高速增長。中信證券預計,2017年騰訊的凈利潤將達到597億元,同比增長45%,這將成為騰訊未來高估值的根基。

  從最新財報的表現來看,阿裡巴巴2017財年第四財季營收為人民幣385.79億元,同比增長60%;凈利潤為人民幣98.52億元,同比增長85%;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04.4億元,同比增長38%。騰訊控股今年一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495.52億元,同比增長55%。凈利潤為人民幣144.76億元,同比增長58%。

  京東和網易的表現同樣亮眼。京東今年一季度實現凈收入762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41.2%;凈利潤14億元人民幣,上市以來第一次實現單季度盈利。網易今年一季度實現凈收入136.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3%;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43.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6%。

  境外投資者關注度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中國互聯網企業外,很多中概股今年以來的表現均十分亮眼。其中,新東方較年初上漲了72%,微博較年初上漲了76.38%,新浪較年初上漲了42.49%,攜程網較年初上漲了37.43%,好未來較年初上漲了72.33%。

  近年來,中概股紛紛宣佈私有化並努力回歸A股。暴風集團與分眾傳媒在2015年便通過借殼登陸A股。而此後,隨著並購重組政策的收緊,以及IPO的常態化,奇虎360、金山軟體、邁瑞醫療、藥明康德等已經實現私有化的中概股轉而通過排隊IPO執行“A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中概股紛紛從海外退市回歸A股,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股價被低估。很多中概股雖然在國內很有名,但美國投資者並不一定熟悉,包括很多中概股公司獨特的商業模式。在此情況下,很多中概股股價長期低迷。在中概股掀起私有化大潮之前的2011-2014年,有統計數據顯示,在美上市的歐洲股票與中國股票估值始終低於美國本地股票估值,而中概股估值又始終低於歐洲股票估值。

  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很多中國公司的崛起,中概股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的關注。另外,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掀起了跨境並購的高潮,特別是2016年,中國企業跨境並購交易額達2210億美元,是2015年1090億美元的兩倍多,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走出去,開展全球業務的佈局。在此背景下,境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也越來越熟悉。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境外投資者對中概股越來越熟悉,帶動股價連番大漲;另一方面,中概股的連番大漲也進一步吸引境外投資者的注意。未來中概股的估值有望進一步回歸,這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中概股留在境外市場,而不是一味地選擇私有化和回歸A股。

  跨境套利空間進一步壓縮

  中金公司 研究報告稱,即使中概股私有化回歸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以及時間成本上的不確定性,但國內A股市場的高估值溢價、高流動性、再融資功能等優點對中概股公司仍有明顯吸引力,這也是中概股公司決定私有化的主要動力。

  以已經回歸A股的暴風集團和分眾傳媒為例,自2015年3月24日登陸A股市場以來,暴風科技創出了連續29個“一字”漲停板的紀錄。分眾傳媒自2015年9月2日復牌後連續收出7個漲停,股價最高時較復牌前漲逾4倍。

  高估值高回報帶來的是限售期過後股東的減持衝動。6月16日晚間,分眾傳媒公告了兩位大股東的減持計劃:第二和第五大股東,也就是Power Star(HK)和Gio2(HK),計劃自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分別減持所持有的分眾傳媒股份不超過6.48億股和5.91億股,即不超過分眾傳媒總股本的7.41%和6.77%。

  一季報顯示,Power Star(HK)和Gio2(HK)持有分眾傳媒的股份比例分別為7.41%和6.77%,也就是説,此次減持是兩位股東的“清倉式減持”。而且,以分眾傳媒6月16日14.48元/股的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市值最高可達179.4億元。

  暴風集團同樣上演過“清倉式減持”的戲碼。2016年3月,暴風集團持股4.18%的股東青島金石和持股7.84%的股東和諧成長髮布減持計劃,兩股東均計劃在2年左右減持完全部股份。而此後不到一週,和諧成長便通過 大宗交易減持4%的暴風集團股份,套現近10億元。此外,2016年以來,暴風集團的高管們也紛紛減持手中持股,累計套現近億元。

  與大股東紛紛減持套現相比,暴風科技的業績卻表現不佳,並沒有給中小股東帶來太大回報。2016年,暴風集團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81.17萬元,同比下滑69.53%,今年一季度,暴風集團甚至虧損1647.8萬元,同比下滑585%。今年以來,暴風集團股價已經下滑36.71%,與借殼上市後123.76元/股的最高價相比,目前的股價更是已經下滑8成。

  業內人士指出,中概股紛紛大漲,境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認可越來越高,隨著A股並購重組、再融資、減持等新規的陸續出臺,監管加強將進一步壓縮跨境套利的空間,中概股通過跨境套利回歸A股的現象有望式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