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一專多能"護士造福居民

2017-06-28 07:42:0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難愈傷口竟在社區看好了 申城"一專多能"護士造福居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護士清理難愈傷口

  東方記者劉軼琳6月27日報道:家住浦東金楊街道的徐老伯在家自己做艾灸,結果不小心燙傷了膝蓋。徐老伯跑了一趟離家最近的公利醫院,來回花了一個多小時,上下樓梯膝蓋疼得厲害,他不想再去醫院,自己給自己換藥,結果傷口老也不好,眼看著黃梅天到了,情況越來越嚴重。

  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黃永霞在門診遇到徐老伯的老伴,得知情況後,立即安排了傷口護士隨家庭醫生趕到徐家,經過一週專業護理,徐老伯傷口慢慢癒合了。徐家人説:“從來不知道還有傷口護士,這樣的專業護士正是我們特別需要的啊!”

  慢性傷口老年病人多、壓瘡發生率高,老人又常常會被燙傷;形色各異的傷口影響生命品質,同樣危機生命,然而這些傷口卻常常出現在行動不便的老人身上,這也曾經讓金楊社區的護士們感到無奈與為難。“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滿足此類患者的床位需求,老人覺得去市區大醫院就診不便,有些大醫院也不願意收這樣的老年患者。”黃永霞説,“居家養老是多數老年人的意願,所以我們也非常希望提升服務能及,成為他們康復的強大力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護士上門為患者清理傷口

  2011年,周浦醫院作為本市社區衛生協會社區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啟動對社區護理能力提升的系統研究。在此基礎上,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于2014年在全市開展“社區糖尿病管理護士培訓實踐項目”。據項目負責人、周浦醫院護理部特聘主任劉薇群介紹,該項目集聚本市二、三級醫療機構優質護理資源,共培養社區糖尿病管理護士160名。同時,該培養機制的複製與推廣,為全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培養了80名傷口護士和近200名PIC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護士。

  2015年,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委託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周浦醫院牽頭,編制並出臺了《浦東新區社區護理管理指導手冊》,開創了我國社區護理領域的先河。這一標準的出臺,有力促進了社區護理隊伍的建設,尤其在“一專多能”護士的培養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所謂一專多能護士,是指擅長某一專科領域,掌握其他護理技術。

  “這個腳爛了6年了,我們跑了多少地方!沒想到竟然在社區醫院看好了!護士長謝謝你!謝謝!”慕名來到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蔡老伯感激地説。近年來,隨著社區居民的口碑相傳,浦東社區傷口護士的名氣越來越大,這樣的場景黃永霞也遇到了很多次。

  劉薇群告訴東方網記者,這些擅長不同專科的“一專多能”護士們集結在同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成就了“大全科、小專科”的新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高品質的護理團隊,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個配套社區護理標準。”據介紹,此前,社區護理參考二、三級醫院的要求,這與社區護理的需求不能完全匹配,而護士也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患者下沉了,就怕社區接不住,管不了。”而周浦醫院在醫聯體內試點推進的“CPPE”模式,正全力打造護理“全專團隊”。

  “CPPE”模式即“集成共享”平臺模式,周浦醫院院長李新明告訴東方網記者:“建立知識傳載平臺和知識傳輸通道,制定知識傳播與共享程式,建立過程、結果評價體系,為推廣專業知識長效傳播奠定基礎。周浦醫院在推進分級診療、建設醫聯體的過程中發現,除了好醫生,社區還要好護士。讓病人從二三級醫院回歸社區與家庭以後,繼續獲得綜合、優質、可及的健康服務,我們也有責任擔當。”

  據了解,社區專業護士培訓項目實施以來,得到了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康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宋德香表示,護士們通過定向、持續培養,護理知識結構得以優化,走出打針發藥定勢,成為社區專科護理骨幹、群眾的健康管理者,為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打下基礎。

  以糖尿病社區護理為例,目前上海市已有15名社區糖尿病護士開設了糖尿病護理門診、107名社區糖尿病護士開設了糖尿病健康管理小屋,對4380例患者進行一對一健康管理,協助全科醫生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管理40133人次,對轄區內居民或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10500人次。項目研究小組發表論文10篇、主持或參與相關課題立項33項,社區糖尿病護士發表或參與發表論文36篇,並在國內、國際各類大會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