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高科技手段助近千名受助者回家

2017-07-05 09:23:4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人臉識別、DNA比對、網絡精準推送……市救助站摸索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甄別方法

  高科技手段助近千名受助者回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時隔20年,趙某某(右三)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幫助下,終於回到家鄉。(資料) 

  “找到了,就是王某某!”昨天9時40分左右,派出所民警將一位走失的老人送到位於蒙自路430號的上海市救助管理站。

  經過人像比對,用時僅10分鐘左右,救助站就確定這位老人就是曾多次走失的王某某,今年已92歲了。很快,老人的家屬便趕到救助站,將老人接回家。

  人像比對技術大大提高效率

  在市救助站每年救助的失蹤走失人員中,約有6%因生理、心理等原因,自己無法準確説出家庭地址或親人聯繫方式。面對迷途老人茫然的表情、走失兒童無助的眼神、智障人員幾近空白的記憶,救助站近年來不斷豐富和拓展甄別手段,充分運用人臉識別、DNA比對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受助人員回歸家庭。

  今年2月13日,一位年約70歲的老人被轉送到救助站。3天前,他在青浦區金澤鎮滬青平公路三塘村附近流浪時,被金澤鎮派出所送往青浦區救助站。4天過去了,幫老人查找家人的工作依舊毫無進展。

  無奈之下,救助站工作人員向市公安局求助。他們將老人的照片提供給市公安局,希望借助市公安局開發的人臉識別比對系統確定老人的身份。“沒想到當天下午,我們就接到市公安局的回復。”市救助站副調研員兼社會工作科科長康清萍説。

  原來,老人是浙江台州人,他走失後,家屬非常焦急,已向奉賢區公安局報案。“接到救助站的電話,家屬馬上就趕到救助站,將老人接回家。”

  “除了與公安部門合作,我們也開發了自己的人像和指紋識別系統。”市救助站社會工作科副科長倪傑介紹,從2015年夏天試運行至今,這套“上海市救助人員圖像甄別比對系統”已運行了2年,收錄從2010年以來24000多人次的數據。記者看到,當工作人員選中一張受助者照片後,系統會自動篩選出與其長相相似的照片。“我們會為所有收留過的對象建立檔案,如果再走失,送到這裡,就可以直接聯繫家屬。”倪傑説,“以前要靠工作人員一張一張翻照片,現在通過人像比對技術,效率大大提高。”

  特定區域精準推送尋親啟事

  “我們與《今日頭條》建立了合作機制,通過彈窗技術向受助人員疑似走失地、戶籍地等特定區域精準推送尋親啟事。”康清萍説,除了政府部門,市救助站還在開發社會力量幫助尋親。

  今年2月,救助站救助了一名失語老人。通過查詢老人身邊一張交通卡的信息,發現乘車記錄遍佈本市楊浦區、浦東川沙和南匯地區,最近一次使用記錄是3天前從軌道交通16號線野生動物園站上車,11號線康新公路站下車。

  根據這些信息,《今日頭條》發佈“尋親啟事”網帖,還在老人最近出現地周邊10公里範圍內推送。信息發佈僅40分鐘,家屬就看到了這條信息,與救助站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約定時間來接老人回家。

  “從老人送到救助站,到與家屬取得聯繫,僅用了近2小時。”康清萍説,近年來,隨著這些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救助站幫助失能失智受助者成功回家返鄉的比例,已從80%左右上升到95%以上,使近千名流浪街頭、生活無著的受助人員回到家人身邊。

  有時技術失靈還得靠責任心

  不過,僅靠技術也無法解決全部問題,關鍵時還要靠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今年春節期間,警方發現一位老人逆向行走在禁止行人通行的上海長江大橋上,遂將其送往崇明區救助站。因問詢無果,大年初二,老人被轉送至市救助站。

  工作人員利用空閒時間不停與老人聊天,從只言片語中判斷其應為河南省平頂山人。然而,公安部門的戶籍系統裏沒有符合條件的對象,網絡推送尋人啟事也杳無音訊,老人還能找到家嗎?工作人員沒有放棄,在大年初六這天,老人突然説出“趙樓村(音)”三個字,經上網查證,河南省平頂山市確實有個趙樓村,隸屬郟縣安良鎮。儘管是春節假期,工作人員還是輾轉聯繫上趙樓村村支書,並通過網絡將老人的照片發送給他進行比對。經過電話溝通、網絡發送照片以及眾多鄉鄰反復比對確認,證實老人就是失蹤近20年的村民趙某某。“趙某某自幼罹患精神疾病,失蹤已20年,其間他的父母和妹妹相繼離世。當時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還未推行,戶籍信息也停留在紙質階段,所以他就成了沒有登記資料信息的‘黑戶’。”康清萍説,碰到這種情況,高科技尋親手段也會失靈,“幸好我們的工作人員沒有放棄,這才幫他找到了家。”

  通過多年經驗積累和實際運用,市救助站已摸索出一套“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甄別方法,分別是口音辨識、情理感化、實地尋蹤、物品尋跡、資料查找、公安協查、站際合作、媒體關注、頭條推送、人臉比對、血樣比對等,這都能大大提升甄別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