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垃圾分類17年:“綠色賬戶”激勵作用有限
早在2000年上海就被列為國家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如今17個年頭過去了,經過17年的努力,大多數市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但垃圾分類工作卻不如人意。上海市人大代表許麗萍認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之所以進展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前端垃圾分類以及運輸環節缺乏剛性約束措施;末端處置環節能力不足;已經制定的規章、制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生活垃圾分類是為了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據了解,到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已覆蓋500萬戶,其中“綠色賬戶”激勵機制覆蓋200萬戶。
根據2016年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佈的《生活垃圾分類成效調研報告》,上海居民環保意識平均得分77.62分。然而與居民環保意識得分較高形成反差的是,居民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僅為52.25分,較低的關注度體現在小區垃圾混雜情況依然普遍。報告顯示本市小區乾濕垃圾平均混雜率達8成以上,平均每個小區每天混雜垃圾量達787千克。
分裝環節要有剛性措施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分裝、收集、運輸、處置,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成效和居民的積極性。”在垃圾分裝環節,大多數居民分類的積極性不高,市人大代表許麗萍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知易行難,要讓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綠色賬戶”的激勵作用有限,還需要採取一定的剛性約束措施,“綠色賬戶,這個機制適用下來不是很好,雖然覆蓋200萬戶,但是活躍度不高,激勵的措施不是特別有力,表明激勵政策沒有設計時想的那麼好。另外,沒有什麼剛性的約束機制。在台灣如果不分,垃圾多收錢就多,我們沒有這個利益機制。”
除此之外,許麗萍代表認為駁運環節,混裝混運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極大地影響了居民的積極性,“我們跟居民交流,他們説原來居民分了,到運輸處置的時候還是會混合,對市民積極性影響很大。”
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分為幹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類。許麗萍代表認為從末端處置來思考前端的分類,會讓垃圾分類的標準更加科學、合理。
末端處置環節要跟上
然而從末端處置環節來看,本市分類垃圾存在資源化利用能力嚴重不足,綜合利用體系還不健全的問題。
據了解,2016年,本市生活垃圾處置量879萬噸,其中回收利用2%,生化利用13.7%。本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與今年3月國家提出的,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相比,差距不小。
“政府把廢品回收作為一種資源整體考慮和佈局不是很充分,從而導致我們現在廢品回收利用體系不是很健全。”
“政府頂層設計要非常明確。我們現在垃圾末端處置的能力跟建設目標有差距,上海有財力,在基本設施建設上一定要全力做好,儘快做好。”
已有政策要重新梳理
垃圾分類工作涉及到市綠化市容局、市商委、市、市等十幾個部門。為了整合各部門的工作合力,2012年本市成立了由20個市級委辦局和16個區政府協作推進的聯席會議。然而,如今各部門之間的合力、市區之間的聯動依然不足,這也使得相關政策的實施打了折扣。
許麗萍代認為,上海垃圾分類雖然實施多年,但是從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的角度以及上海要力爭全國前列的角度來看,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全體市民都要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