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 開門辦公園 市民齊參與

2017-07-28 09:26:2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生態城市 美好家園 開門辦公園 市民齊參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2017年4月7日,市綠化市容局組織開展了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市民金點子徵集活動,以“我心目中的世博文化公園”為主題,以“進學校、進園區、進社區、進樓宇、進交通節點”等各種方式,廣泛徵集市民意見和建議。截至5月31日活動結束,共收到“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市民意願調查表22377份,金點子方案1810份,營造了“世博文化公園,你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0多人在微信平臺留言,近百人次致電諮詢,還有好幾位熱心市民登門提交金點子。這些踴躍為公園建設出謀劃策的人,既有從小生活在世博地區的“原住民”,也有外地來滬的“新上海人”;既有專業設計人員,也有普通退休老同志和天真活潑的小學生。他們用質樸的文字,深情描繪心目中的世博文化公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上海的生態建設之中,讓工作人員深受感動,大受啟發。

  建造面向未來的兒童博物館

  ——80後世博原住民的童年記憶與思考

  趙亞靜現任職于中福會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節目部副總監,80後的她出生、成長于浦東新區周家渡地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世博原住民。2011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歸國後,一直居住于浦東新區上南花城,作為世博原住民和離世博文化公園最近的市民,對未來這座“後花園”有何設想?

  趙亞靜坦言:在上海,週末帶孩子去哪兒?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兒童的文化娛樂作為一種社會剛需客觀存在。世博文化公園的建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政府鼓勵社會參與,鼓勵各種創新的想法,對此,趙亞靜提出了在世博文化公園內建設一座兒童博物館。

  據趙亞靜介紹,她小時候住在上鋼三廠邊上,屬於城鄉結合部。每天上下學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裝著熱氣騰騰的煉鋼廢渣的大卡車呼嘯駛過,發出轟隆隆的響聲,一路揚起漫天的灰塵,路人紛紛掩鼻。世博會使整個浦東南部沿江地區經歷了脫胎換骨的劇變。後灘,緊挨著她現在居住的小區,每次沿著世博大道跑步的時候會經過一溜世博會保留的場館,她一直很好奇這些場館最後會如何變身轉型。

  在趙亞靜赴美留學期間,就非常關注美國的博物館等非營利機構的運營,她發現美國有一類獨特的博物館——兒童博物館,這讓她眼前一亮。兒童博物館主要面向學齡前兒童。不同於其他博物館,兒童博物館更加強調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重視參觀者的體驗。內容根據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智力、情感、行為特點進行開發設計。展品不僅是可觸摸的、互動的,更重要的是展品被還原到具體的語境,孩子成為展覽的參與者而不是觀察者,注重全方位的感官體驗。這樣的博物館在兒童教育、社區服務、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方面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也是目前上海非常需要的。

  趙亞靜現在工作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就是世博會上汽通用汽車館改建而成的,她的主要工作是引進和策劃兒童節目,這份工作讓她多了一份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的立場。她坦言,上海面向兒童的公共文化設施非常缺乏,相關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遠遠落後於實際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各種商業化運作的兒童教育文化機構如雨後春筍,一到暑假各種夏令營火爆的原因。小孩子的錢好賺,歸根結底還是和公共文化的供給不足有關。其實在倡導兒童博物館的發展方面,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探索,但效果仍舊非常有限。這次世博文化公園廣泛徵集金點子,聽取社會民眾的意見,讓她想起了紐約的高線公園建設。這是一個由一段廢棄的高架鐵路改建而成的公園,位於曼哈頓城區西南角,現在那裏已經成為紐約最熱門的文化地標,極大地促進了城市舊工業區的改造,給紐約市創造了極為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高線公園的案例給她很多靈感,同時也給予她很大的激勵。政府部門向社會開放平臺,聽取民間的意見和想法,不斷完善決策的過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她非常期待最後會有屬於上海的經典之作。

  解決世博文化公園“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蔣紅心與他的天橋情結

  “後灘公園,包括未來的世博文化公園離13號線世博大道站其實有一段距離的,到7號線後灘站也不近,所以我的初衷是想解決從地鐵到公園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蔣紅心這麼説。

  蔣紅心是上海市虹口區總工會副主席,在大學時學的是結構學,研究生時期又學習隧道專業,在建交委任職期間也負責過修路、造橋、修隧道等工作,因此對於建築結構頗有一番研究。他坦言,在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徵集世博文化公園金點子的公告後,他立即就有了這麼一個想法,希望能夠為世博文化公園的建設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呢?蔣紅心其實心裏早有了明確的想法,就是修建天橋。但這座天橋具體建成什麼樣?他反而糾結了起來。據他介紹,自己的“天橋情結”源於2004年前往香港的一次出差。當時他在香港發現,香港的人行天橋系統很有特點,一是都有雨棚遮擋,能夠遮陽避雨,對行人非常友好;二是天橋和各個大樓銜接得很好,從酒店出去到會展中心或者其他地方,都可以通過天橋直達,避免了橫穿馬路等危險。同時大樓的二樓有一段是公共區域,可以直接與天橋連接,有點類似現在上海的世博軸,也有點類似中山公園地鐵站和龍之夢連接的那一段天橋系統。這次香港之行對他震撼很大,也很有啟發,人行天橋的構想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

  而另一個給他留下很深印象的天橋系統是廈門的天橋BRT(快速公交)系統,當年原本計劃建設輕軌的高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改開公交,反而便利了廈門市民。一來噪音小,二來由於不是每一趟公交車都需要站站停靠,通行速度大大提升,市民出行的時間得以有效縮減。因此這套天橋系統也讓蔣紅心難以忘懷。

  究竟世博文化公園的天橋應該選擇哪種模式?蔣紅心思前想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合二為一的好辦法,就是建造雙層天橋。“我的想法是,把天橋的承重做成像外白渡橋一樣的珩架式結構,結構層就可以做得比較薄,可以做到兩層,結構穩定加上使用輕鋼鋁合金材料,比較輕也不會生銹。”在他的構想裏,這座天橋將從地鐵站直接連接到世博文化公園,下層走人,上層可以引入類似南京路步行街那樣的輕型觀光電瓶車。如果遊客想要步行前往公園,只需步行約3公里即可。如果不想走路也可以選擇乘坐電瓶車前往。重要的是,這座天橋未來還可以繼續延伸,將周邊幾個地鐵站都連接起來,最終連接整個區域。

  蔣紅心對於自己的構想充滿了自豪,對於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也做過一些調研和測算。他希望自己的天橋情結能夠最終在世博文化公園這塊土地上變成現實。

  在世博文化公園見到真正的森林

  ——孩子們用畫筆表達心聲

  在“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市民金點子徵集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市民群體,也積極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就是長寧實驗小學二(3)班向日葵小隊的同學和家長們。

  5月14日上午,向日葵小隊的同學和家長們相約來到黃浦江畔,開展了頗具特色的“世博文化公園—小小設計師志願者金點子活動”,説出了他們的心聲,道出了對未來這座公園的渴望。

  孩子們首先期待的是一座與自然緊密結合的兒童樂園。上海大大小小商業綜合體裏,已經擁有許多室內兒童樂園,其中不乏模倣“亞馬遜雨林”的大型攀爬樂園。孩子們覺得,如果能夠在濱江的文化公園裏為他們提供真正與自然相結合的“亞馬遜雨林”,讓孩子們經受陽光雨露,穿梭于樹屋、大樹之中,體會自然的力量,那該是多麼有意義啊。

  孩子們還希望在公園裏有真正的森林。成長于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孩子們非常渴望見到真正的森林,讓他們不用去歐美夏令營,在上海就能體會到城市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自己心中的“世博文化公園”,並且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夠把自己的願望畫出來參與徵集活動,同時希望夢想能變成現實。

  在世博文化公園彰顯中華傳統孝道

  ——尹成銀老人和他的“盡孝關”

  尹成銀老人1946年出生於安徽靈璧,年輕時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鐵道兵,支援祖國建設。退伍後回到老家務農,後來輾轉來到上海生活,現在是上海嘉定區江橋一家化工廠的一名普通的門衛。

  雖然已經年過古稀,但尹老先生堅持關心黨和國家政策,熱心國家建設的激情不減當年,“為國家、為社會我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所以,在報紙上看到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徵集市民金點子的公告時,他甚是激動,覺得身為一名上海市民,自己要有所擔當,要為公園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於是他提筆寫下了建設倣古式“盡孝關”的建議,並親手繪製了簡易草圖隨信郵寄到徵集辦公室。

  據尹老先生介紹,設置“盡孝關”並非突發奇想,事實上,從1998年開始,他就自費創立“盡孝關”,通過宣傳冊、板報、橫幅標語、現場演説等形式,義務宣傳孔子對孝道的論述,近二十年來,他寫下了《報母恩》、《老來難》、《傳統家寶十大勸》、《中國孝道精華》、《公民修身必讀》等文章,來宣傳傳統文化和孝道。

  “孝道是家風的重要內容,孝道在所有的傳統道德規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尹老先生希望通過在世博文化公園內設置“盡孝關”,積極響應中央領導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倡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孝道。為此,他還寫了兩幅對聯,“天下第一關,人生孝當先”和“出門遵紀守法心繫國家,回家孝敬老人報養育恩”。他希望把這兩幅對聯鐫刻在“盡孝關”上,同時也深深鐫刻在人們的腦海中,讓孝文化這一優良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

  世博公園應發揮城市文化載體功能

  ——一位老世博工作者的期許

  “關注人文情感、突出城市文化引領的複合設置,讓符合全球城市生活方式的社會交往行為發生;合理處理好大型活動與生態培育的關係;靈活容納多元的日常市民活動;用好公園內保留的世博會場館……”,這是徐女士所提交的點子的核心內容。作為一名曾經在世博局工作,參與了世博會籌備運行的老世博人,她坦言自己對世博這片土地的發展充滿著感情。雖然不是直接從事規劃工作,但徐女士仍然關注著上海的狀態與發展,並因此戲稱自己是“城市發展觀察員”。

  徐女士的方案突出城市文化引領的複合功能,而對於“文化”兩字的內涵,她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一座城市的文化,是由這座城市裏的人所呈現的,世博文化公園所説的‘文化’,我覺得不僅僅是世博會的文化,更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語境下的大文化,也必然蘊含著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這和當年為什麼會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和這座城市的性格相關。”徐女士説。而關於城市與文化的關係,她引用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的話語:“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公園作為城市建設環境的一部分,自然也承擔著文化載體的功能。基於上述理解,她認為世博文化公園未來在文化方面能夠起到的功用不限于為市民生活提供具體的服務和活動,還可以向自然致敬、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世博人設立紀念物等。“國外公園其實已有很多現成的案例,例如肯辛頓公園內的蛇形畫廊,自2000年起每年夏季邀請一名國際知名建築師在畫廊前的空地上設計建造一座提供休息、交流、展示功能的臨時性建築;又比如英國海德公園的戴安娜王妃紀念碑MemorialFountain,以一座嵌在地表上的環形淺水池為媒介寄託公眾的情感,同時可供兒童嬉水活動。海德公園還舉辦諸如夏季音樂季、皇家禮炮慶典等文化活動。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她説。

  對於未來自己的方案是否能夠在世博文化公園的實際建設中付諸實施,徐女士對未來的方案充滿期待,也希望有機會參與其中。不過她也認為,公園的成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從包容性的角度看,她希望最終落地的建設方案能夠充分發揮自然的魅力,為多種可能性留下空間,畢竟這是上海市中心十分寶貴的綠地,“少就是多”和“動態演進”也許能夠讓這個城市的故事變得更有味道。而建成之後的運營機制,從一定程度上來説同樣重要,讓更多國際一流的文化內容因為這座公園而來到中國、來到上海,讓中國的文化內容能夠在這裡得到孵化,進而走出去,這是更具挑戰也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