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新傳播格局下做好食品安全報道

2017-07-28 09:18:12|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食品安全新聞報道專題評議會 在新傳播格局下做好食安報道

  食品安全領域的不實報道不僅會引發社會恐慌,還可能對一個行業造成毀滅性影響。新的傳播格局下如何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新聞報道?7月26日,上海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食品安全新聞報道專題評議會,市新聞道德委員會部分委員、監督員,市委網信辦、市食藥監局、市消保委和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的相關負責同志和專家,以及本市主要媒體食品安全報道的分管領導和條線記者展開熱議,建言獻策。

  長期以來,媒體在曝光、揭露食藥違法行為,發現監管漏洞,制止謠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從全國範圍來看,也出現了一些缺乏科學性和權威性的食藥安全報道。7月19日,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就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不實報道召開專題會議,同時要求5個省市的新聞道德委員會也召開專題評議會,推動工作聯動。

  在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的專題評議會上,市食藥監局介紹,上海媒體的食品安全類報道總體上客觀、公正,把關意識強,沒有發現不實報道。

  食品安全作為重大民生問題,傳播的內容是否科學、客觀、全面,直接影響到公眾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市食藥監局表示,已組建起一支由食藥安全專家、科技工作者等組成的專家志願者隊伍和“食藥科普講師團”,並通過微信群等形式,讓專家與記者擁有常態化溝通平臺。下一步,還將進一步盤活專家庫,及時發出權威聲音,讓食安真相第一時間戰勝謠言。

  與會委員評議指出,食品安全不只是技術問題,根子在於文化問題、價值觀問題,在於説謊和造假。媒體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狠批”説謊和造假的氛圍;媒體從業人員應加強食品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水準和監督能力,積累建立專家庫資源,加強與專家、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創新報道形式、充分利用新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知識的傳播效果,要激發社群活力,讓更多人參與到食品安全教育當中。

  本次評議會就如何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報道提出五點意見:第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新聞報道。“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新聞報道一定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為人民的生命健康負責,為社會穩定負責。配合最嚴厲的食品安全監管條例,某種程度上食品安全報道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記者“責任重於山”,堅決反對鬆懈和馬虎的作風。第二,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要以十分紮實的作風認真核實信息來源,不憑道聽途説或主觀臆斷采寫新聞,不為追求轟動效應故意扭曲新聞事實。未經核實的一律不予報道,開展批評報道尤其需要紮實的作風和過硬的本領。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傳播正能量。第三,及時加強學習,注意積累食品領域科學知識,慎重核實具有爭議性的重大題材,把握好分寸,把握好時機,一切要從效果出發。第四,時刻牢記社會責任,堅持科學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積極穩妥引導社會熱點,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為保持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第五,深入調研,發現一批積極紮實、自覺遵法守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商業道德的企業、商家,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基層相關單位的先進典型,從正面角度加強食品安全新聞報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