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座談會:讓更多人知曉滬企科技優勢

2017-08-02 09:08:0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科學家月度座談會上,增強品牌意識成共識 讓更多人知曉滬企的科技優勢

  海鷗牌照相機、永久牌自行車、英雄牌鋼筆、上海牌手錶……一提到這些享譽國內外的品牌,就讓人想到上海強勁的工業實力。在昨天舉行的以“如何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為主題的科學家月度座談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需要塑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上海品牌。

  銳嘉科科技集團董事長王迅曾經在摩托羅拉公司工作,在摩托羅拉“風光”的那些年,公司總部所在地芝加哥也沾了光:一方面,因為摩托羅拉在芝加哥有很大的研發中心,周圍匯聚著全鏈條的中小微科技企業,提升了整座城市的科技氛圍;另一方面,公眾一提到摩托羅拉,就會想到芝加哥,無形中提升了城市的科技影響力。

  回國後,王迅在張江科技園做一款叫青橙的智慧手機。智慧手機是一個群雄混戰的領域,在品牌選擇上,既有外國知名的蘋果、三星,也有國內異軍突起的華為、小米等,而且這是一個沒有誰能長久“稱王”的領域,昔日王者摩托羅拉、諾基亞已經倒下,而強大如蘋果,由於用戶審美疲勞,未來三五年內也很有可能被超越。

  王迅認為,超越蘋果首先要選擇正確的技術路線。目前,青橙手機把未來押在顛覆現有的顯示技術上。他説:“未來的顯示屏肯定和現在不一樣,我們預計是把畫面打在空中,用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技術去看。”為此,他們正在打造影像技術平臺,力求在手機顯示技術上取得顛覆性創新。

  “很多技術如果沒有品牌依託,是難以産生價值的。”王迅説。賣給用戶的産品和實驗室技術的差別就在於,商品需要經受大規模和低功耗的“考驗”。蘋果之所以一直引領著手機創新,一個很大原因是它擁有龐大數量的“果粉”,他們期待蘋果下一代能帶來技術提升,並願意為之買單。因此,蘋果擁有品牌影響力,能夠更快速地實現産品革新,推動技術轉化。

  過去,上海人一直用産品本身説話,那些上海製造通過口耳相傳而家喻戶曉,但在如今信息時代,遊戲規則改變了。“上海人辦事紮實可靠,所以在品牌宣傳上可能有點低調。”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姜堅華説。截至目前,這家企業在全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市場裏已經佔據三分之一市場份額,是國內信號系統方面産品最全的企業,而市場第二名也是一家上海企業,兩者加起來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

  當下,國內許多城市正在規劃建設地鐵、城際鐵路、有軌電車,自主化、智慧化是未來信息控制系統的發展方向,在這方面上海企業已經做了許多探索,相關産品也已走出國門。但姜堅華發現,由於信息不對稱,人們會傾向於選擇在宣傳中更強勢的企業。“在當下的環境中,要增強品牌意識,讓更多人知曉上海企業的科技優勢。”他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