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藏族娃滬醫院獲新生

2017-08-18 13:39:4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東方醫院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開展手術 三歲藏族娃在上海重獲新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醫生正進行為時3小時的手術來源/東方醫院供圖

  3個小時的手術,對小央金的母親來説,像一個世紀那麼長。

  2天前,女兒小央金在好心人的資助下,從老家西藏江孜來滬,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接受心臟手術,擺脫了疾病的困擾。在ICU病房探視期間,這位藏族母親深情擁吻了3歲的女兒,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小央金手術後重獲新生來源/東方醫院供圖

  計劃外的“篩查”

  3歲的小央金家住在西藏江孜縣卡麥鄉麻恰村,家中共有6口人。僅靠父親一人在家務農以種青稞為生,年收入僅一萬元左右,母親在家照顧小央金和其8歲的姐姐,還有年邁的爺爺和奶奶需要照顧。

  今年6月,小央金因為經常氣喘,在村醫檢查時發現心臟雜音。之後,在西藏江孜縣對口援助包蟲病篩查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超聲科醫生丁毅為小央金做了超聲檢查,明確診斷其為動脈導管未閉,需要手術治療。

  40歲的達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三尖瓣關閉不全,病情嚴重,需要手術治療,因為擔心安全和費用,達珍放棄了手術。

  丁毅發現小央金和達珍的病情並了解到他們的家庭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了醫院社工部。東方醫院社工部一方面為他們積極尋找合適的慈善基金,另一方面,丁毅在當地醫院幫助達珍辦理轉診手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解決醫保報銷的問題;同時,小央金一家只有母親會簡單的普通話,怕他們環境陌生語言不同,醫院安排他們和達珍一起來上海手術,這樣,互相有個照應。

  手術改變命運

  “我們一共做過3000多例先心病手術,慈善手術大概佔三分之一。最小的患者只有六個月。”東方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馮曉東回憶。其實,像小央金的情況,最佳的手術時間是在一歲左右。小央金被確診為動脈導管未閉,如果再晚幾年發現,她就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如果發展到艾森曼格綜合徵階段,身體會出現紫紺、心衰,甚至存在著生命危險。

  馮曉東介紹,在西藏,先心病排在新生兒疾病的第一位,當地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先心病會引起心臟衰竭,並直接導致孩子死亡。

  8月15日早晨,小央金被帶到手術室。手術由東方醫院院長、心外科主任劉中民主刀;達珍的手術也很特別,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外,她同時患有膽囊結石,考慮到他們來滬不便而且時間較短,心外科與肝膽胰外科團隊幾次會診後最終決定,為其同時開展心臟手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短短4個小時,兩個團隊無縫連接完成了兩台手術,都很順利。

  愛的接力

  小央金和達珍的手術慈善資金都有著感人的故事。小央金的手術費用來自於一個“感同身受“的先心病患兒母親。去年9月,她1歲多的兒子在東方醫院接受了先心病手術,恢復很好。在與朋友旅行途中,她聽到在東方醫院心外科工作的朋友聯絡小央金來滬就診的事宜,當時就決定要資助小央金的手術。

  達珍的資助同樣來自於一位東方醫院的“老病友”。在東方醫院完成微創膽囊切除手術的顧先生已陸續向醫院捐助了100萬元,成立了“寶愛護心”醫療慈善基金,用於貧困家庭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病手術,而達珍正是受益者之一。

  東方醫院社工部主任吳曉慧介紹説, 2000年以來,醫院社工部已接受2000余萬元來自社會各界的慈善捐助,為國內20多個省份1300多位貧困家庭心臟病患者開展了慈善心臟病手術。(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通訊員 孫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