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自貿區首次發佈文化藝術藍皮書,全球最大藝術品保稅倉庫今年建成
上海自貿區二期藝術品保稅倉庫目前正在全力建設中,將在今年年底建成。屆時,這將是全球面積最大、國際一流標準的藝術品保稅服務綜合體,集保稅、倉儲、物流、展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
由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共同主辦的“藝術品行業發展年會暨‘上海對話’論壇”日前在浦東舉行。論壇期間,上海自貿區首次發佈《文化藝術藍皮書》,全面展示了自貿改革近四年來,文化服務業開放所取得的成就。
文化企業數量快速攀升
本次論壇共發佈了5大藝術品報告,包括《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統計年報》、《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全球統計年報》、《2017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和《上海自貿區文化藝術藍皮書》。其中,《上海自貿區文化藝術藍皮書》係首次發佈,也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藍皮書提供的調查數據,自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保稅區域企業註冊總數量、文化類企業註冊數量及企業註冊資本均快速攀升。2013年,保稅區域企業註冊數量4416家。其中,文化類企業57家,文化類企業註冊資本6.4億元。經歷擴區之後,截至今年6月,保稅區域企業註冊總數達3.8萬家,其中文化類企業新增208家;而陸家嘴金融片區(含世博區域)、張江片區、金橋片區等區域,企業總數及文化企業數量也保持穩步提升。
井噴式增長的企業數量,不僅為自貿區文化産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多種類型的註冊企業更有利於文化藝術産業跨界融合發展。事實上,從保稅區域開始,隨著上海自貿區擴容及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的掛牌,越來越多更適合上海自貿區發展的文化類企業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集結,引入的文化企業從傳統行業進一步擴展到軟體技術、印刷業供應鏈服務、主題遊戲等多個文化專業領域,文化産業能級不斷提升。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副董事長、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中表示,以交易中心為核心,以文化項目為支撐,以服務品質為保障,上海自貿區正在積極構建文化産業大平臺,通過有效整合産業資源,將藝術品展示與藝術品銷售融為一體,打造新穎的藝術品交易平臺,積極拓展藝術品交易市場。
保稅倉庫世界一流
文化産業在自貿區蓬勃發展,離不開制度創新帶來的”肥沃土壤“。
胡環中説:“過去4年,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度創新,因為文化和貿易結合,涉及到不同主管部門,除了海關、檢驗檢疫這些口岸監管部門外,還涉及文廣、文物、宣傳等部門。近4年來,相關部門不斷推出有利於自貿區文化産業發展的改革舉措,不斷就相關制度創新進行研究和探討。”
在文化藝術品行業,海關檢驗檢疫、文廣、文物分別推出了一系列新制度,例如藝術品當中有很多裝置藝術品涉及到聲光電設備,需要給予進口3C認證,檢驗檢疫部門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推出了自貿區文化藝術品進口新措施。文化部門則推動內容審批環節由20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一系列流程創新給文化藝術品從業者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也助推了整個産業的發展。目前,園區每年的文化産業貿易額已超過300億元,成為上海自貿區一個新的增長點。
而在文化創意産品交易方面,借助國家博物館這一中國文化“會客廳”的豐富館藏,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國家級IP (知識産權)資源———“文創中國”中國大區運營中心已經成功引入上海自貿區。博物館的IP資源將通過“文創中國”平臺,解決設計、生産、銷售、推廣等問題,使IP資源得到與社會資源充分對接的機會,獲得最大化的開發利用。
未來,上海自貿區的文創産業還將跨界融合各類優秀品牌,創造更多精品,使産品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提高産品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聯合國內各大文博單位,深度盤活傳統文化資源,建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共同對接優質強大的産業資源,開發出優秀的文創産品,説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優秀文化,促進文化創意産業創新發展。
據悉,上海自貿區二期藝術品保稅倉庫目前正在全力建設中,將在今年年底建成。屆時,這將是全球面積最大、國際一流標準的藝術品保稅服務綜合體,集保稅、倉儲、物流、展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